赖清德秘密视察自制潜艇,下令7艘一次造好!准备干什么?

看度时政聚焦 2024-03-20 11:30:15

文/战海

据央视网报道,随着岛内选举结束,当选的“候任领导人”赖清德日前出来猛刷存在感。他在陪同蔡英文“秘密视察”岛内首艘自制潜艇“海鲲”时还发出“最新指示”,称该潜艇的后续7艘潜艇要“一次”造好。

(岛内的“海鲲”号潜艇)

按照岛内“防务部门”的计划,这款“海鲲”潜艇的后续几艘潜艇还没有正式立项,虽然已经确定要打造7艘潜艇,但按照最初计划,是按照3个批次来分批建造。这是比较常规,也是比较主流的新船后续船只的建造流程,即使步子跨很大的美军,在和平时期也几乎没有在一艘新船刚完成建造还没服役就一口气造7艘的情况,而且即使是战时,这种情况也不多见,可见岛内某些政客是下定决心要跟咱们“对抗到底”。

(把产能交给天意)

分批建造的原因很简单,这艘“海鲲”潜艇还没有完成相关的海试和评测,所有针对该潜艇的性能数据都是基于纸面的推测,没有经过实证,也无法验证战斗力。如果还没经过海试得出结论就狂造8艘,那么一旦海试中出现什么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也将全部被之后的几艘潜艇继承,反而不利于潜艇的迅速“成军”。

(还在海试就想一口气造7艘,打嘴炮的可能性更大)

实际上,这个“海鲲”号潜艇作为岛内首次自行设计、建造的一款常规动力潜艇,对岛内的技术实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此之前,岛内使用的“剑龙”级潜艇购买自荷兰,更早的“海狮”号潜艇、“海豹”号潜艇更是二战时期的产物。因此岛内相关造船企业、设计单位都没有自己设计、制造潜艇的经验。虽然潜艇使用的高强度耐压材料、子系统等可以从西方买,但即便如此,想要完成好的设计都并非易事。

(从细节上看这艘潜艇装配水平也一般,工艺很不到位)

而且岛内的“剑龙”级潜艇,技术源自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如果放在40年前算是先进技术,但放到现在早已经落后。虽然多个西方国家都有新的潜艇设计,但岛内的潜艇设计人员显然无法获得这些相对核心的建造数据和设计参考,除非直接购买。因此这款“海鲲”潜艇采用了大量西方武器供应商的方案,艇用装备来自法国、战斗系统来自美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拼装货”。

(这工艺细节多少有些差劲)

即便如此,岛内在建造过程中也可能存在问题,潜艇和其他的水面舰艇不同,对工艺要求非常高,一旦出现失误,非常容易在水下发生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事故。岛内好不容易攒出一艘“海鲲”潜艇已经很不容易,虽然有了潜艇的外形,但装配水平到底如何、各系统是否匹配等无人知晓。

而且即使强如美国、俄罗斯这样的潜艇大国,在新型潜艇的研发、测试过程中也从来没有一帆风顺,都是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才能完成原型艇的最终方案,而且还需要在服役后不断调整。如果岛内真要“一口气造7艘”,那么需要等待这艘“海鲲”潜艇彻底完成测试,服役一段时间验证所有其他都不存在问题后再建造,否则在实际使用中出现问题,也会严重影响潜艇的最终性能。

0 阅读:101

看度时政聚焦

简介:精彩的短视频世界,尽在神鸟知讯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