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层低调对话,5天后才传出消息,对外释放了什么信号?

易珩文化苑 2023-03-30 14:46:53

美媒彭博社日前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与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于5天之前的上周五,也就是当地时间的24日举行了一场通话。

(报道截图)

首先要说明的是,截至目前,中美两国官方都未确认这一消息,所以这一消息的真伪,有待观察。而且这通电话是美方打给我们,还是我们打给美方,或者是双方应约通话,都不清楚。至于两人在电话谈了什么,更是无从知晓。

尽管我们掌握的信息量很少,但就这通电话本身而言,还是有不少值得揣摩的地方。根据“知情人士”的说法,中美这次通话发生在3月24日,结果4天后媒体才得到消息。这种情况本身就很不寻常,要知道,按照美国人的惯性,中美之间要是有什么外交上的互动,美国方面基本上都会提前放出消息。比如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原定于今年2月初的访华,美方在1月份就通过媒体放出了消息,而中方则一直没有确认该消息,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即使是美国官方放出的一些消息,在没有中方的确认前,都不能100%相信。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

无独有偶。就在上周,负责中国事务的美国助理副国务卿华自强来华,其行程非常低调且神秘:中美双方都没有发布官方消息,而且同样是延迟了好几天两国媒体才得到消息,甚至这都不是一场正式的外交访问:华自强在抵达中国后,只与部分学术界、商界人士进行了接触。

先是美国派助理副国务卿来华,然后是中美高层通话,两场未被官方确认的互动,是否能给已经处于历史低点的中美关系打开一些局面?

让我们把视角转到半年前。中期选举结束后,放下政治包袱的拜登政府开始在中美关系上展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去年11月,中美元首在巴厘岛举行峰会,代表着因佩洛西窜台一事而中断3个月的中美高层互动再度重启。为落实两国元首共识,中美双方随后在外交层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积极互动,在此基础上,布林肯也打算在今年2月,也就是中国春节结束后启动访华之旅。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但2月初“气球事件”的爆发,中断了这一进程,布林肯也因所谓“国内政治压力”取消了访华计划。而从“气球事件”之后到现在,中美再无正式的外交互动,王毅主任上个月与布林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接触,在对外通告上也只是被称为“非正式的外交接触”。正如秦刚外长日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所言,中美关系正处于两国建交以来的“历史低点”,而这一困局的根源,在于美方将中国视为“最大的地缘政治挑战与战略竞争对手”。

(美方将中国视为“最大的地缘政治挑战与战略竞争对手”)

从目前的动向来看,美国希望在继续围堵、遏制中国的同时,试图与中方恢复正式的外交接触,以便在一些问题上得到中国的协助:从“气球事件”爆发到现在的这近两个月时间以来,美方动不动就提“中美需要恢复外交沟通”“布林肯的访华没有取消,只是被拖延了”或者“五角大楼仍在尝试打通中国国防部长的电话”。因此我们或许可以合理地猜测,这次王毅主任与沙利文的通话,很可能是美方主动打过来的。

至于美国希望中国在什么问题上给予协助,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这也有可能是中美此番通话的内容。

首先就是俄乌冲突。美国一直以来希望中国能按照西方的立场来应对乌克兰危机,或者至少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接受中国的“12点和平方案”,在不久前的中俄双边会晤期间,两国还就该方案深入交换了意见。美国担心,如果中国继续在全世界推广“12点和平方案”,会让自己未来无法主导并控制俄乌局势的走向。

(美国一直以来希望中国能按照西方的立场来应对乌克兰危机)

其次是美国高层官员的访华。白宫方面日前就曾透露,美方正在与中方讨论关于美国财长耶伦与商务部长雷蒙多的访华事宜。另外,美国还在努力重启布林肯的中国之行。美国急于派遣经济部门的负责人访华,是希望中国能够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缓解美国现在的债务危机;而布林肯的访华,则是为了尽快重启中美之间暂停的外交与军事沟通机制。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有西方媒体猜测,此次中美通话,跟蔡英文即将窜美有关。实际上,对于中方而言,一个快要下台的蔡英文,几乎没有什么谈的价值。只要美方允许蔡英文“过境”,我们在这件事上就跟美方没什么可谈的;而对于美方而言,他们却希望能以提前打招呼这种方式来“主动降温”——但实际上,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的所作所为,我们是看得一清二楚的。

7 阅读:3442
评论列表
  • 2023-04-08 12:42

    一个不讲诚信的国家,没有契约精神,又不讲武德。

  • 2023-04-11 07:51

    先协助世界搞垮美元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