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丨困于春运的纯电动车:面对“暴雪+堵车”苦不堪言

My车轱辘 2024-02-15 21:01:51

最近几天,湖南、湖北连日下雪,又碰上了返乡高峰期,不少司机乘客都遇到了交通问题。在此次的暴雪事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应该是纯电动车车主。因为车辆的电池在极寒中更容易失去能量,让许多车主被困在高速上,于是网络上又开始关于续航焦虑的新一轮讨论。

事实上,车企这几年“可没闲着”,为了解决纯电动汽车在续航里程方面的不足,一方面推出续航更长的纯电动车型,另一方面也加快充换电基建的建设步伐。但在这些努力下,车主的续航焦虑得到根治了吗?

纯电动车进入800km续航时代

回想车圈提出“续航焦虑”这一概念,大概要追溯到10多年前新能源车刚刚发力的时候。那时的电动汽车续航偏短,而且充电站充电桩的建设也刚刚起步。充电难,便捷性不高给很多车主带来困扰,充电桩被占用,排队充电,甚至为抢充电桩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对于纯电动汽车而言,加大电池容量,似乎是解决续航焦虑最为直接的手段,因为动力电池决定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随着近年来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已经得到了质的飞跃,比如纯电动车型极氪007、智界S7的最大续航里程均超过了800公里,甚至像蔚来ET7、埃安AIONLX PLUS等车还达到1000公里。

续航进入800km时代,在2024年的电动车领域已成事实。但是,800km 是综合工况续航,在实际驾驶过程中,续航里程往往会严重缩水。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通常会受到气温、路况、驾驶习惯的影响,就像这次湖北出现极端天气,导致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被不断压缩。现阶段来说,纯电动车的续航不如燃油车来得真实,也会影响用户体验感受。也就是说,一味增加电池容量着实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充换电基建提速中

虽然目前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已经接近燃油车,但随着纯电动车的保有量增多,充电排队时间久、充电桩少等问题仍然存在,缩短充电时间成为了车主的主要诉求之一。

在此背景下,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应运而生。理想状态下,800V平台的车型确实拥有更快的充电速度。搭载800V快充技术的纯电动车普遍宣称充电15分钟增加500km。这个充电速度对于着急用车的车主来说非常友好,充电效率的提高更可有效提升充电桩的利用率。

更令人激动的是800V高压车型已经下探到20万元以内,随着价格的逐步下探,可以预见800V高压平台车型将加速普及,车主持续增多,大家充电时间就可缩短。因此,800V高压平台也被新能源车企视为“换一种思维缓解车主充电焦虑”的良方。

除了800V超充技术,换电模式也能让车主的焦虑得到极大化解。换电模式有着独特的优势:比如可以快速更换电池,延长车辆行驶里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续航焦虑。目前,换电设施已在中国高速服务区和各大城市大规模铺设,包括蔚来、昊铂、吉利等多家车企均推出了换电车型。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换电模式点还不能像加油站一样普及,还需时间来破局。

消除里程焦虑言之尚早

从目前情况来,纯电动车的“充电难”问题相比过去已经得到相当大程度的缓解。但是,以目前高速公路上的充电设施密度来说,新能源车的远行体验依然不算好。服务区内的充电桩非节假日时期可能还不用排队,一旦遇到出行的高峰期可能还是会让纯电车车主体验到“充电难”的问题。

要想缓解电动汽车续航焦虑,固态锂电池或是把“好手”。与目前的锂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优势明显:充电速度可提高三倍,而且不受温度限制,让电车跑得更远。去年7月份,丰田宣称在固态电池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可以制造出“充电10分钟,续航1200公里”的固态电池。但搭载该全固态电池的车型,要2027-2028年才投入应用。

全固态电池的普及不是一蹴而就的,补能基建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布局。作为纯电动车车主,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缓解里程焦虑。做好出行规划,养成新的出行习惯。我们可以事先规划好途中经过的充电站,做好充电规划,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问题。

最近这几年充电设施的建设力度还是很大的,各种补能站在国内各主要城市以及高速路网内是遍地开花,所以很多纯电动车主也感觉到充电越来越方便。但与此同时,纯电车的销量增速也非常快,补能问题依然是存在的,解决续航焦虑仍是行业的努力方向。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My车轱辘立场。)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