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汤-会玩儿

足球相对论 2020-12-23 20:08:01

挑选比赛的原则

第一类选项一定是把比赛内容理解透彻了。比赛过程不管双方谁进第一个球都有一定的心理预期,最终结果也能走向预估趋势。这类型比赛首先是建立在对双方比赛内容的理解,其次也要考量菠菜机构给出的欧赔亚盘大小球是不是在一个合理的概率范围内。这里的技巧是既能坚信自己对足球比赛认知的高度,也能正确理解机构的赔付风险。有很多玩家私下咨询我 问:这比赛能赢吗,是不是上手太容易了?或者说,这比赛能抗住吗?是不是太安逸了?  究其原因就是不能把自己阅读比赛的经验运用到实际判断上。比赛结果无非两种,一种是正常概率区间一种是非正常概率区间。非正常概率区间的结果基本上不再概率范围内,也没有办法准确预估出来。但是绝大多数只要你理解的比赛结果能在正确的运动趋势上,基本上也能满足投注条件。投注主胜 主队净胜1球就足够了,至于是不是打出其他比分是3比0 还是4比1 赢的,那个已经不重要了。

第二类叫把菠菜机构数据理解明白了。菠菜数据工业化属性我在以前的帖子里详细的写过。看菠菜机构数据不能理解它的工业性与概率性,基本上就属于不会看菠菜数据。理解欧赔亚盘大小球 这三组最重要的菠菜机构数据的本质含义是:第一能解释机构的收益原理 第二是能理解机构数据的赔付风险角度

第三是能理解机构数据与赛果之间高度的重叠属性。用白话的描述就相当于说:你得知道菠菜机构牛逼在哪儿,为什么牛逼,为什么偶尔还显得傻逼,为什么傻逼中还那么带有好运气。经常看我数据表格的人,会发现数据表格里偶尔会有这么一句话,超越比赛性质或者信息不对称。其实这两句话给出的含义基本上就是在告诉大家,这场比赛菠菜机构数据呈现出工业属性中的滞后属性。毕竟是数据模型计算出来的赔率,因此在针对一些比赛过程中,一定会暴露出数据模型规律性的一面。

就像昨晚布伦特福德vs纽卡斯尔 英冠球队主场对阵英超球队,不管怎么说都存在越级开盘的现象。我虽然推荐的是平让平,但是心理非常清楚主胜的概率明显是更大的一面。这种比赛菠菜机构肯定比我们玩家更理解比赛的深度,开出这种越级盘口一定有他的道理。从赔付风险角度上看,也能感知下盘空间过大。当然这种所谓的操盘严重的比赛或者越级盘口的比赛,也不用过于迷信。具体的情况比较复杂,有时候虚像比较严重。再比如昨天挪超收官战,桑纳菲vs罗森博格 瓦勒伦加vs斯达 都明显有压盘操作的痕迹,我也不清楚里面具体原因,最后只能全部放弃掉。

最后的排序完全是依据联赛等级排序没有什么好解释的。按联赛等级排序从商业本质上说,越值钱的东西越规范的东西越有人愿意投资的东西,越有可信程度,越不容易造假。当然信息透明度越高意味着菠菜机构数据的概率性越高。很多玩家与推手都不大喜欢做主流联赛,主要原因是在于菠菜机构数据的概率性太强。其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形成的认知结构完全不能驾驭理解真正的比赛内容。我们就凭借看看足球比赛偶尔踢踢业余联赛,就能真正理解这项竞技运动的核心商业价值?你认识几个球星,知道几个主帅就敢说理解这个球队?

我们所有对球队的了解与认知,都是些碎片化信息。就像穆里尼奥说过一句话:赛后数据也不完全能反应出球队的真正一面。跑动距离中还包含着冲刺距离冲刺速度 冲刺区间  传球成功率里面还包含着向前向后两个方向, 传球次数还包含着战术要求。这部分信息含量只能依靠日积月累的不断看比赛内容,看足球赛事新闻一点一滴的去积累。就算你想去做,时间成本要不要考核进去。

前两天看《圆桌派》,当时嘉宾是严歌苓,就是写《妈阁是座城》的华裔女作家。马未都马爷说道:中国历朝历代都禁D。中国要是不禁D一定彻底完蛋。主要原因是我们国家长期都处于贫困状态,对于一夜暴富有着无比的向往。这是一种文化根源与社会根源的基因。窦文涛也说,他就特别不理解那些所谓世俗成功的人,为什么会一夜之间把自己几十年积累的财富就全输给D场了。严歌苓小说《扶桑》中描述,以前去美国打工的人,十几年挣了钱回一次家。回来轮船的底下全是D场,就是有很多人最后回家了也上不了岸,因为输光了,只能又坐着船回美国继续打工。

我的看法是:因为以前很少有国富民强的时代,即使有盛世也都是国强民弱,在民间很少能沉淀下财富。所以,中国人对玩这件事情上基本上一窍不通。会玩这件事上只针对少数有钱人有权的人而言,绝大多数老百姓一辈子也没怎么会玩过。玩比学更难。书山有路勤为径,就是再笨的人你勤奋点也能学得差不多,但是玩这件事情包含的要求就太多了。经济基础,时间成本,悟性,可玩的东西。从古到今我们对怎么玩好这件事儿也没个标准。雅一点的玩个古玩字画,俗一点的听个小曲儿,上个青楼。私人一点的玩个鸟,玩个蛐蛐。

玩足球比赛搞投注,这个东西玩得是认知。我们几千年来就很少玩这个东西,倒是有田忌赛马这么典故,那相对于足球比赛而言也是小巫见大巫。玩认知,玩判断,玩理解程度,玩好了还能挣钱,这东西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件非常刺激而又新鲜的事情。 我个人在D类产品中,最看不上就是玩电子游戏的,那就是玩的纯数学模型,包含着模糊定律。什么跑赛船啊,跑三七机,动物王国,扑鱼游戏。那些游戏都是给大傻子玩的。扑克牌里最值得玩的是德州,至于什么百家乐啊,斗地主啊,就是娱乐娱乐。但是也是跟人玩可以,别跟机器玩。跟机器玩的也是大傻逼。麻将类的就是娱乐休闲类小游戏。而且这类游戏出千的人太多了,设局的人也太多了。竞技预测类的游戏,足球产品的稳定性最高。篮球我是不懂,单纯从分值与判罚角度上说,随机变量要远远高于足球,那个玩意我也没深度研究过。单人竞技项目造假更高,拳击啊 斯诺克啊 那个玩意造假成本太低了,水太深了。也没啥搞头。  反过来数过去也就是足球比赛还具备投注价值。

我们能真的把心态放平和了,就是让投注回归到娱乐本身上可能还需要几代人的沉淀。真正国富民强的那个时代,就没人总琢磨这么挣快钱了。生活富裕稳定,收入与欲望的关系平衡得恰到好处,谁还没事儿去D呢。人是非常受时代局限的,我头些年遇到一些深陷的玩家还劝几句,现在基本上也不怎么劝了。没办法劝诫,每个人成长的背景受教育的环境现实的压力塑造成那么一个人,不是你说几句话就能劝得了的事情。爱玩就玩得高级点,玩的痛快点,玩的聪明点,早早晚晚有些遇到的事儿遇到的坑,能把人彻底规矩过来。这个行儿里要守的规矩叫愿赌服输。

0 阅读:30

足球相对论

简介:足球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