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养生:莫生气,莫生气

小旭说情感 2024-05-12 06:53:23

杨绛先生说:“干嘛要生气,多傻啊!身体是自己的,心情是自己的,生气五分钟等于熬夜五小时,你要知道所有的病都是气出来的,少生气多笑笑,你就会无病一身轻,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

生活已经那么累了,你又何必想那么多,把自己搞得那么疲惫,路走的太多,疼的是脚,人想的太多,累的是心。不要花那么多时间难过,要多花点时间快乐,余生好好爱自己。”

花是被浇死的,人是被气死的。身体是对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如果身体没有健康,精神没有愉悦,那么我们的生活必然乌烟瘴气,一地鸡毛。

在余华小说《活着》中,福贵的父亲原本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地主老头,每天都要到村口自己的田地里转悠,听佃户们扶着锄头,恭恭敬敬叫他一声老爷。

但少爷福贵不争气,在青楼输光了全部家产。老爷子又气又悲,蹲在粪缸上排便的时候,又想起败家子福贵的所作所为,气不打一处来,从粪缸上摔下来,心里一直堵的慌,没一会儿就死去了。

俗话说,气大伤身。

生气会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常生气会使人得病,过度生气会导致死亡。

在所有情绪中,生气对身体的伤害最大,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非常糟糕。

本来平静如水的生活,会因为怒气冲冲,而变得兵荒马乱。本来愉悦和谐的心情,会因为生气,而变得身心不安。

莫生气,莫生气,伤了身心又何必,我若气死谁得意?

杨绛和钱钟书谈恋爱的时候,在去法国留学的游轮上,两人因为一个法语的发音争论起来,本来杨绛是对的,但钱钟书强词夺理,言之凿凿,让她感到非常生气,和钱钟书大吵一架。

事后,杨绛反思自己:生活是美好的,难免有些小瑕疵,我们理解包容就是了,何必耿耿于怀内耗自己呢?

佛说:生气发怒的人,是一个败亡的人。

我们一定要修炼好自己的情绪,镇定自若面对所有事情,不要生气折磨自己。

我们可能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但可以支配对待命运的态度,心平气和接受生命中发生的一切。

《黄帝内经》有言:“百病生于气。”

所有的疾病,都是气息紊乱,阻塞不畅导致。而人一旦生气了,气息,气脉,气血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心肝脾肺肾以及全身都受到影响。此外,还会把事情变得更糟,从而加重自己的消极情绪。

一个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比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加伟大。

好好修炼自己,养成一个好脾气,才是最好的养生。

0 阅读:8

小旭说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