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珍临终前,恳求死后想离毛主席近一些,邓小平知道后作出表态

南书房 2024-04-22 23:00:29

1949年5月,贺怡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将姐姐贺子珍接到了天津,姐妹二人准备一同前往北京定居和工作。

就在姐妹二人准备动身时,康生派人到天津对贺怡说:

“如果将贺子珍带回北京,我就开除你的党籍。”

历史就是如此捉弄人,贺子珍定居北京之事就此作罢,直到三十年之后,贺子珍才如愿来到北京居住……

一、北京之行、返回上海

1979年初,经亲家孔从洲提议,邓小平亲自批示,贺子珍最终被提名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可是此事的办理过程却颇为坎坷。

全国政协常委办理此事时,发现根本找不到贺子珍的任何资料和档案,贺子珍这位参加过秋收起义的老革命,竟然成了“黑户”。

然而,贺子珍对革命功绩是不可磨灭的,经过5个月的努力,贺子珍终于恢复了名誉,并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听到这一消息,贺子珍激动地说:“感谢党,感谢同志们。”

这一年秋天,中央派飞机将贺子珍接到了北京,并安排贺子珍住进了301医院,贺子珍想要定居北京的愿望实现了。

贺子珍抵达北京之后,在女儿和女婿的陪同下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的遗容。

参观毛主席休息室时,贺子珍斜靠着毛主席坐过的藤椅,双手遮住面庞,泪水就从她的指缝中涌了出来。

等到参观结束,贺子珍返回了301医院,并从此在北京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两年时间。

在北京生活期间,贺子珍看着北京充满朝气的景象,打算长期定居北京,与女儿李敏一家生活在一起,可惜这一愿望没能实现。

1981年5月,贺子珍的病情稳定下来,在组织安排下,她被送回上海养病,贺子珍又住进了湖南路262号家中。

然而,贺子珍回到上海没多久就再次发病,被送入华东医院治疗,这次发病以后,贺子珍再也无法回家,只能长期住在医院。

哥哥贺敏学收到消息,十分担忧贺子珍,于是让自己的女儿到医院照顾贺子珍,但是贺子珍的病情仍时好时坏。

二、病危通知、李敏探望

1984年4月15,贺子珍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持续不退的高烧,始终威胁着贺子珍的生命安全,医生用遍各种退烧药都没有效果。

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医生将贺子珍的情况上报给了组织,组织立即联系了李敏和贺敏学,向两人通报了贺子珍病危的消息。

当时,李敏同样处于发病中,得知母亲病危,李敏急得直喘粗气,差点心脏病再次发作,好在孔令华在一旁照顾,才使李敏转危为安,懂事的孔东梅也安慰李敏说:

“妈妈,你别担心,姥姥一定会好起来的。”

到了上海华东医院,李敏顾不上听医生说明母亲的病情,直接赶到了母亲身边,并俯身轻声呼唤母亲。

恍惚间,贺子珍慢慢地睁开了双眼,由于此时的贺子珍已经说不话,她只能动动嘴唇回应女儿的呼唤。

看到母亲神志清晰,李敏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她贴近贺子珍耳边说:“妈妈,我们过来看您了,您好些了吗?”

贺子珍再次动了动嘴唇,又对一旁的医生眨了眨眼,李敏明白母亲的意思,母亲这是说救自己的人是医生。

李敏立即站直了身子,然后郑重地向医生道了谢,然后握住母亲手说:“妈妈,你现在感觉哪里不舒服?”

贺子珍用不清晰的语气回复道:“我…肚子痛。”

就在母女二人说话之时,贺敏学和妻子李立英走进了病房,贺子珍看见兄嫂,吃力地说道:

“哥哥。嫂子,这一次,我好像真的不行了”

李立英连忙安慰贺子珍说:“没事的,大姐,上一次也是这样,慢慢就会好起来的,不要担心。”

李立英的这番话应了验,在随后的两天中,贺子珍精神好了许多,体温也降了下来,所有人都以为贺子珍康复了。

三、临终请求、邓公批示

随着病情的好转,贺子珍心情大好,说话也清晰了不少,每当李敏一家或贺敏学一家来到医院探望,她总要说个不停。

李敏一家过来时,贺子珍高兴地说:“是不是你们都怕我不行了,所以都过来了。”

说完,贺子珍又转过头,交代照顾自己的护士给小冬梅搞些吃的。

等到贺敏学一家到来,贺子珍像是诉说遗嘱一样,对哥哥说道:

“我有个要求,希望能够得到组织批准,这是我生平第一回提要求,也是最后一回,我死了以后,能不能我把葬在北京?我想离毛主席近一些。”

面对妹妹请求,贺敏学流下了眼泪,他安慰妹妹说:

“子珍,你是对革命有贡献的,又与毛主席同甘共苦生活了十年,我相信组织一定会批准你的要求。”

听哥哥这么一说,贺子珍既高兴又激动,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贺敏学哪里知道,这其实是妹妹去世前的回光返照。

4月18日夜晚,贺子珍的病情骤然恶化,连续两次出现高烧的症状,医生们虽然通宵抢救,但是仍回天乏术。

第二天下午,贺子珍告别了人世,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还是离开了。

贺子珍去世以后,贺敏学根据贺子珍的要求向中央提了建议:“贺子珍同志是归中央管的干部,组织关系在北京,女儿和女婿也在北京,希望将她的骨灰安葬在八宝山公墓,由中央来决定放哪一室。”

起初,贺敏学的建议并没有得到回复,因为上海市委坚持将贺子珍的骨灰安葬在上海龙华烈士墓园,争论的报告最终被提交到邓小平手中,邓小平看过报告,直接下达了两道命令:

“贺子珍同志的骨灰可以存放到八宝山公墓一室;她的追悼会,我们中央的领导都要送花圈过去。”

贺敏学收到邓小平的批示后,激动地说:“小平同志是了解贺家的,党中央没有忘记我们贺家……”

2 阅读:298

南书房

简介:以专业的眼光让历史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