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说”法丨又到“择校季”,这样的“神秘考”你遇到过吗?

上海黄浦 2024-01-27 09:10:27

近些年,一些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不惜一掷千金、托“关系”、找“门路”。一些不法分子瞄准了家长迫切的心态,以能够帮助择校为诱饵,进而骗取家长钱财。近日,黄浦区检察院就以诈骗罪对被告人王某提起了公诉。

2022年3月,家长陈杰(化名)的孩子正好小升初择校的档口,出于对原对口初中教育质量的担忧,于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徐汇区某中学就读,经朋友介绍认识了王某。两人第一次见面,王某就向他吹嘘自己是教育世家,在办理学校转学方面有着丰富的人脉资源。同时向家长展示了自己之前成功帮助学生办理入学的案例。眼见家长还有一丝犹豫,王某拍着胸脯承诺如果最终办理不成功,将会全额退款。见王某如此说,陈杰当场转给王某25万元。拿到钱的王某当即表示一定会办成,让陈杰放心回家等待。

此后,陈杰和王某一直通过沟通。一段时间后,王某提出学校需要安排面试,并考察孩子的成绩。但由于疫情原因,原本应该在学校进行的面试将被迫改在校外进行,并保证这只是走一个形式。

当陈杰带孩子按王某给的地址来到考试现场时,才发现原来这里是一个茶坊,而面试也是在网上进行的……

“神秘考”结束后,每当陈杰问起择校进展,王某总以落实名额、正在办理中等各种理由推诿拖延。不久后,陈杰的孩子被对口初中录取,并发来了录取通知书。陈杰赶紧联系王某询问情况,王某却声称先让孩子到学校报到,后续再通过办理转学进入徐汇区某中学,陈杰信以为真。9月份,王某通知陈杰已经安排好转学的相关事宜,并将转学申请表交给陈杰填写。

可此后,陈杰一直等到10月,孩子仍迟迟没有能够转学,而此时陈杰再想约王某见面,王某却以各种理由搪塞逃避,拒绝见面。心生怀疑的陈杰拨打了学校的招生电话求证,这才得知自己上当受骗。随即他向公安部门报了案。

“我家里并没有关系,我也没有能力帮人办理择校,骗得的钱款被我自己用于还债和日常消费了。”到案后,被告人王某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据王某供述,当时所谓的“神秘考”也是王某为了骗取被害人的信任,一手导演的。原来“神秘考”前,王某在某茶馆找了一个包房,并事先在网上花了2000元雇佣了一名女子担任所谓的“老师”,由女子准备了一些试卷,对孩子进行“面试”。

经查,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王某以上述类似手法,谎称可为他人子女安排择校、借读,先后骗取4名被害人共计100余万元。至案发,从未帮助一名被害人子女安排择校。

最终,黄浦区法院依法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王某不服判决,向法院提起上诉。日前,二审法院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裁定。

【检察官说法】《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黄浦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 孙雯芳:所有学校的招生流程都是公平公开公正的。家长在为自己孩子办理相关入学、择校手续都要通过官方正规流程。切勿相信他人有“关系”、可以“走后门”等说辞,更不要将所谓的“择校费”轻易转入他人账户,以免自己的财产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记者 / 邹嘉编辑 / 宗哲麟图片 / 网络资料 / 区检察院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

黄/浦/进/行/时

1. 瑞金年货节开启,一起去赶集吧→

2. 考古黄浦|国货路:小小煤屑路,万千爱国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