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课纲“去中国化”,学者叹:台湾新一代注定苍白虚无干枯且失落

台海网 2024-01-06 10:20:22

来源:海峡导报

新党昨天(5日)针对造成社会舆论强烈争议的台湾地区现行“108课纲”举办记者会,剖析该课纲历史课程部分的重大误谬,批评该课纲不只“无耻”,还“皇奴化”。

新党主席吴成典以自身生活经验出发表示,自己在金门出生长大,金门可见于历史记载者,已超过一千六百多年。南宋的大儒朱熹,曾于同安主簿任内,到金门视察,也在金门留下鼎盛文风的遗泽,使得明清时期,金门始终是科举及第的热门地区。

吴成典指出,“108课纲”下的高中历史,内容只有台湾,甚至“只剩台湾”。如此,金门的高中学子,岂不是“台湾同心圆”观点教学下的受害者?何况金门在台湾本岛的乡亲人数众多,这些乡亲子弟在接受如此片面的教学内容后返乡,所产生的身心冲击与对师长的怀疑,这又要如何弥补?

台湾地区“中华奉元学会”理事长潘朝阳教授指出,“台独史”课纲和教育,内在是“去中国化”的意识形态,企图以“皇民化史观和终战史观”取代“去光复史观”;以《旧金山和约》去《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伪称日本只是“放弃台澎”而非“归还中国”,进而透过课程,传授“从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推广“台湾托管论”,进而高唱“台湾独立论”。

潘朝阳指出,李登辉主政期间,透过杜正胜共同设计第一部“台独史”的课纲和教材,宣扬所谓“日本殖民台湾有功”,同时贬抑且减少台湾史中的“中国性”。随后上台的陈水扁,依然透过杜正胜,强力推动“95课纲”“98课纲”,均以“同心圆史观”的操作,达到“去中国化”、肯定“终战史观”“皇民化史观”和“帝国殖民主义有功论史观”的“台独”史教育。一方面否定台湾光复,一方面否定大陆与台湾历史文化联结。而蔡英文上台后,以“108课纲”做为“台独史”教育的深沉化和全面化。

潘教授沉痛地表示,三十年来,台湾人在此“台独史”教育下,以为大陆对台湾不友善、敌对。台湾人无知于真正的台湾史,也完全陌生五六千年以上的悠久丰厚、博大灿烂的中国文化和历史,当然不能体悟台湾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离开中国文化就没有台湾文化。如此下去,台湾新一代,自然就是苍白、虚无、干枯且失落的一群人民。那个所谓“独立”的台湾,必是空虚幽灵式的。

新党政策中心副研究员孙振元则特别举出近年来台湾地区指考题目,不但无法凸显“教学与考试的良性互动”,更出现试题竟然要求考生对统“独”表态的试题。面对这样的扭曲,孙振元感叹,希望“凯撒的归凯撒,把历史还给历史”。

最后,新党副秘书长王万邦引用徐宗懋所编《日军铁蹄》一书的影像表示,日军屠杀台湾人民超过30万,这些事实都有照片为证。日本政府欺骗台湾妇女去充当慰安妇,到今天都未道歉,台湾地区的教科书却都不提,还将日本侵华淡化为“进出”,歌颂日本在台湾的建设,痛批这简直就是“皇奴化”的课纲。(海峡导报记者 林静娴 整理报道)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