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1小时,杭州市民在医院学习“易筋经”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4-04-25 13:35:46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杨林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4月23日晚6点,浙江省杭州市民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练起了“易筋经”。

授课的老师穿着亮眼的易筋经导引服,她叫张宜默,是该院针灸科主任中医师,她也是全国第五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

“上班族大多都有失眠、多梦、疲劳、乏力等问题,中医药养生的夜疗培训班,为亚健康的年轻人提供一个科学养生的机会。”张宜默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首轮课程已开设了三期,场场爆满。

培训班上学习的“易筋经”到底是什么?张宜默介绍,“古本易筋经”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她师从严蔚冰教授。“易筋经”作为古代中医导引术,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主要通过调动自身正气的方式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易”指“变化”,“筋”则指人身的经络筋经,用现代医学的话说,就是让肌肉、肌腱和韧带等得到锻炼。

“我们的课程安排很灵活,学习的动作会迎合大多数人的需求。”张宜默说,在第二期培训课上,她就了解到有不少人存在失眠的问题,于是决定教大家一招疏导足少阳胆经的“青龙探爪势”,能够有效消除疲劳,治疗失眠、多梦症状。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医师张宜默正在指导学员动作。受访者供图

“我在教学过程中会一招一势地纠正大家的动作。”张宜默介绍,学习“易筋经”更重要的是姿势准确、到位,有时候动作差一点可能会影响锻炼效果。

据悉,该院已经和浙江省文化馆达成合作意向,将以“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方式打造中医养生系列的精品课程。除了在省级层面开展相关课程外,双方计划将“新健康”青年夜校开进部分县级文化馆,让更多年轻人来尝试中国传统的健身方式。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