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岳父去世,我没送一分钱,被两个舅子骂,乡亲们却说做得好

名著茶话会 2023-12-23 19:41:59

80岁的岳父,终于走完了他苦命的一生,临终前的最后一刻,也只有我和妻子还有十岁的女儿守在他的床前。

老人家没有呻吟,尽管肠癌的痛苦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但在最后一刻,他还是勉强挤出了一丝微笑,对我女儿说:宝贝,外公要走了,你今后要听爸爸妈妈的话。

岳父,其实不是妻子的生父。妻子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兄弟姐妹四个都不是岳父生的。妻子2岁那年,生父在山上砍树出了意外,被一棵大枫树砸中,连哼都没哼一声就走了,留下岳母和四个孩子。

在那个年代,大家都吃不饱饭,一个女人带着四个孩子怎么活下去?在乡亲们的撮合下,本村的岳父来做了上门女婿,在当地叫作“掮伞”。

岳父进门那年刚好40岁,家里四个孩子,最大的有了十五岁,最小的才两岁。从进门那天开始,六张嘴就全靠他一个人干活。成天价都是一身汗一身泥的,勉强够大家吃个不饿。

但两个儿子到底年龄大了,十来岁的人,已经知道这个男人不是自己的父亲,一直都不肯叫一声爸,但岳父也没有在意过。

那些年,两个儿子在学校经常打架惹事,每一回老师叫家长,岳父都得低头哈腰给人家说好话,偶尔还要赔点汤药钱。

原本窘迫不堪的家,赔钱就有点雪上加霜的味道了,岳父却从来没有大声呵斥过两个继子。

但两个儿子似乎不怎么领情,还唆使六七岁的大妹不要叫爸。大妹原本还是懵懵懂懂的年龄,最开始倒也跟着叫过几声爸,在两个哥哥的干预下,竟然也慢慢改回去了。

后来,两个儿子陆续成家,都是岳父一手操办的。那年代的农村,虽然不用花太多的彩礼,但儿子成家总要有两间房子吧。

两个儿子都有三间瓦屋成家,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分门立户之后,两个儿子就几乎不怎么回来看老人。

三女儿也长大了要嫁人,岳父和岳母没有要女婿一分钱彩礼钱,还张罗着置办了几件家具,床上的棉被还打了五套,完全算得上是风光嫁女。

那时候岳母还在,成家的三个儿女倒还知道隔三岔五回来看一看,毕竟,还有自己的亲生老娘在呢。

只有我妻子,因为岳父进门的时候她实在太小,根本分不清什么亲生父亲和继父,谁对自己真正好就是爹。

而岳父也确实把这个幺女当成手心宝,出门去园里摘个菜都要把她骑在头上,惹得妻子一路笑个不停。

妻子六岁那年,有次突然晚上发高烧,烧得全身都抽搐,嘴里也冒着白沫,岳父抱着她又狂奔了八里路送到医院。

医生检查说是重症肺炎,可能救不回来了,也知道岳父家里困难,与其在这里浪费钱,不如直接回去算了。

但岳父直接就给医生下跪,磕着头哭喊着求医生救命,六岁的孩子就这么放弃,谁都舍不得啊。

医生拗不过,也只好勉为其难地打了点消炎针。也是命不该绝,妻子竟然奇迹般地救了回来。

妻子出院回到家,一直病在床的岳母拉着她的手说:幺妹啊,你继父虽然不是亲生父亲,但你的命可真是他救回来的,等哪天娘不在了,你一定要对他好啊。

岳母在床上躺了三年才去世的。三年里,一直都是岳父在照顾,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除了来看看问问母亲的病情,偶尔带点吃的喝的外,既不掏钱也不照顾,不知道被乡亲们在背后戳过多少脊梁骨。

岳母去世那年,妻子刚刚上高二,不知道怎么想的,突然就不想读书了,说是要去广东打工赚钱。

十几年从来没有说过女儿重话的岳父,破天荒地骂了她一顿,甚至说你要是不读书了,我也回我自己那个家去,你也不要再叫我爸了,我妻子这才“逼不得已”回到了学校。

也是上天眷恋,或许是岳母在天之灵保佑,妻子后来顺利考上了大学。我也才有机会结识她,从相爱到结婚,一起来到深圳工作,也算是完成了岳父最大的心愿。

我和妻子结婚时,已经成家的二姐倒也没有说什么多话,但两个大舅哥却提出要五万块钱彩礼。而我老家也是农村的,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哪里拿得出那么多现金?

也还是岳父一口气否决了那个提议,对我和妻子说:即使是你母亲还在世,她也不会因为彩礼去阻拦自己女儿的幸福。

我和妻子婚后就来了深圳,岳父一直留在老家。等我们勉强算是把家安定了,很多次希望老人家跟着我们住在深圳算了。

反正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基本不怎么管他,也只有我妻子这个老幺,因为从小就和继父关系好,所以一直都没有什么隔阂。

但岳父却一直不同意,说按照我们农村的传统,嫁出去的女就是客,女婿还是“娇客”,如果没有儿子的话住在女婿家也行,有儿子的岳父就不能长住女婿家里。

那时候,岳父的身体还算健朗,我们也就没有怎么强硬地拖他走。

老人家一直耕种着自己那份田土,也自己重点蔬菜,我们每个月给他寄的生活费,后来也大部分都留在手里。等我们的孩子出生时,他这个外公竟然还封了一个五千块的红包。

孩子上幼儿园的那几年,因为我和妻子工作都太忙,这才勉强把岳父接到深圳住了三年。但女儿上小学时,岳父就迫不及待地回去了。

主要原因还是两个大舅哥在老家放话,说老头子既然只护着小女儿女婿,那就靠他们养老了,今后的养老他们不管。

其实原本他两兄弟也没有管过什么,岳父还是和我们说,自己要尽快回去了,免得被他们两兄弟说闲话。毕竟做父母的不能一碗水端平,闲话就被人说了。

岳父回去后,两个大舅子还是一如既往地不怎么管。有一次生病了,也只是把他送去医院住下,然后打电话给我妻子说了一声。这样的行径,完全就是一个旁人也有点不忍心啊。

但妻子和两个哥哥以及姐姐到底是一母同胞,所谓斩断骨头连着筋,一直对哥哥姐姐都很恭敬。

逢年过节生日来往,总要亲亲热热地问候,顺带还要送上一个不小的红包。毕竟读了那么多书,在做妹妹的人心里,哥哥姐姐还是费了点力气的。

这么些年来,妻子和哥哥姐姐们的关系也还算过得去。毕竟谁也不笨,当然也应该是念着骨肉至亲的份上吧,都是亲兄妹,不能以“敌人的朋友也是敌人”来画等号。再说了,妹妹的条件也明显比大家好一些,多少还能照顾他们点。

但上个月岳父彻底病倒了,80岁的老人躺在床上,两个儿子儿媳除了每天送三次饭过来之外,也不管你吃了还是没吃,反正只要自己手续到场了,别人就不能说你“饿死”的老人。

还是一个邻居叔叔实在看不过眼打电话给我们,刚好这些年我们已经自己开了个设计公司,能够走得开,所以就直接回了老家照顾老人。

岳父也自知去日无多,见我们放下生意回来,还一直和我们说自己不要紧,让我们早点回去,还要照顾女儿上学呢。

我们仅仅陪伴了一个月,岳父就走了,临终前唯一的希望就是再看看外孙女。妻子只好把女儿也接过来,祖孙俩拉着手,岳父就那么安详地走了。

我和妻子也商量,给岳父处理完后事大概要花多少钱。但我们的话还没说完,两个大舅子和姐夫就进来了,对妻子两姐妹说:

老人去世了,按照风俗就是儿子操办丧事,这个不用你们外嫁女管,你们就负责招待好抬灵柩的金刚就是了。

姐夫也在旁边说确实是这样,老人的丧事怎么办那是儿子的事,我们女婿就是买点烟酒礼品酬谢帮忙的人,还有在礼簿上随礼。

入乡随俗,这个道理我当然懂,也理所当然地答应了安排。

岳父的丧礼完后,妻子两姐妹花了一万五千块钱买礼品。顾忌到姐姐条件也不好,还和我说家里只有三千多块钱,不知道怎么办的话,我就直接一个人付了款,但名义上还是两姐妹花的钱,姐姐对我也说了很多客气话。

吃答谢宴的时候,姐夫就把礼簿拿了过来翻了一阵,又拿出笔来在礼簿上写了自己的名字还有金额然后就和两个大舅哥说道:

岳父去世都是两位兄长操办,我这妹夫能力有限,就随礼五万吧。然后就把礼簿推到了我面前。

两个大舅哥与两个嫂子,还有姐夫五双眼睛看着我,就等我发话了。

我估计,按照他们的设想,姐夫已经写了五万块,那我至少也得一样吧。

我把礼簿接过来一看,帮忙的人已经总完了账,之前没有姐夫那笔金额,总收入是三万多块钱,基本就收支平衡的样子。如果我和姐夫真的每人送五万,那么两个大舅哥就每人能分五万。

但这样的把戏我岂能看不出来?和妻子对视了一眼,心里就有了决定。淡淡地对两个大舅哥和姐夫说道:

岳父的后事按照当地的风俗,我们外嫁女不需要参与,只要负责感谢帮忙的人的礼品,这一点我们已经做到了。

至于随礼的话,大家都是兄弟姐妹,你来我往那是礼尚往来,今天你送我明天我送你,也不必攀比,免得加重别人的负担。

我稍微顿了一下,又对姐夫说:姐夫家里条件大家都知道,今天一下子拿出五万块现金来,那可真是有点为难他了,就是不知道这五万块是送的支票还是转账啊。

我的话音刚落,姐夫的脸上就涨得猪血一样红了。他家一直都是姐姐当家,刚才买礼品的时候姐姐还在诉苦,说自己手里只有三千多块现金了,不知道等一下要送礼怎么办呢。

如今姐夫竟然一口气写了五万,这不明显是他们三个唱双簧,如果我不明就里也跟五万,到时候只怕就是他们三个分我的五万块了。

也并不是我掏不出那五万块钱,只是想到这一层,心里真的是透心凉。都是兄弟姐妹,有困难需要帮助就明说,何苦设这么一个破绽百出的局让我当傻瓜呢?

说完之后,我就和妻子起身了,顺带叫上了女儿,最后对屋里的几个说:

今天我这个妹夫就当一回铁公鸡,岳父的丧礼已经完成了,我也掏了一万五千块钱买了礼品,这些年对老人的赡养上也自信问心无愧,今天一分礼金也不写了。

说完之后,我们一家三口就走了,直接就回了深圳。

后来,邻居叔叔有一次打电话给我说起那回事,那天送礼的事不在当地传开,两个大舅哥在村里到处说我的不是,说什么岳父死了一分钱礼也没送,多亏了老人当年对他那么好。

所幸乡亲们虽然是旁观者,当着面或许不会驳斥他们,但背地里都在说:老幺的老公明事理,老人在生尽到了孝顺,死后也中规中矩办了酬谢,那个礼金一分不送做得漂亮。

4 阅读: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