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正当时成都“古风热”再升温

爱看头条 2024-03-27 13:50:40

最近,汉服的一种头饰——簪花,火了起来。这股热潮从泉州吹到了成都,为成都的古风国潮热再添了一把火。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强调:“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项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有关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这既是中华传统文化重新腾飞的重要节点,也是古风国潮风尚兴起的契机。

伴随着“簪花公主”的热潮、马面裙的脱销,以汉服为代表的古风国潮正迎来新的风口。成都作为“汉服第一城”,在这里玩古风从来不是一件新鲜事。古风公园、汉服巡街、国风茶饮……走在成都街头,便可沉浸式体验古风文化。那么,从泉州新吹来的“簪花热”与成都自带的古风氛围,会碰撞出怎样的新国潮?成都的古风国潮背后又具有怎样的文化基因呢?

“五步一公主”

簪花再掀汉服“入坑”热

3月20日,周三工作日的上午,还未真正走进洛带古镇,记者在古镇的入口处就已经能看见许多穿着汉服的“簪花公主”在排队拍照。她们坐在长凳上,按照摄影师的口令调整姿势,古色古香的环境加上应景的古风造型。走在古镇的街上,平均五步便可遇见一位“簪花公主”。

季洁(化名)对自己的首张汉服照片非常满意。作为众多“簪花公主”的一分子,自从去年1月,知名演员赵丽颖头戴簪花围的蟳埔女造型惊艳网络之后,季洁就一直想要拍一组同款的簪花写真。作为簪花的经典搭配,这次拍照也让她感受到了汉服的魅力。

唐制、宋制和明制,在洛带古镇的簪花妆造店中,季洁和朋友选择了不同朝代的汉服。穿上之后三个人都不由自主地感叹于“老祖宗的审美”:“太华丽,太好看了”。记者了解到,在拍簪花照片之前,季洁和朋友没有接触过汉服,但在此次拍照的过程中,她开始有了想要“入圈”的想法。“之前看见很多小姐姐在街上穿,但我从来没有尝试过,这次借着簪花第一次把汉服穿在了身上,我觉得自己还挺适合的,回去也想买一套试试。”

因为簪花而“入坑”汉服的人,季洁不是第一个。洛带古镇里簪花妆造写真馆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簪花的火爆其实已经持续一整年了,每天来拍照的人络绎不绝。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春熙路香槟广场的“汉服一条街”。“店里的汉服一直卖得不错,但去年到现在,销量有明显的增加。甚至有不少顾客拿着自己拍的簪花造型来店里咨询同款汉服的价格,我们店里现在也开始卖一些簪花的头饰。”汉服专卖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传承VS创新

在观念碰撞中 古风国潮走向日常

簪花掀起的“汉服热”是古风文化发展中最新的浪潮,但并非唯一的浪潮。在越来越多人的推动中,古风国潮早在簪花之前便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汉服文化如此发达的成都,已经衍生出对于古风的两种不同态度。

遵循着汉服的传统礼节,“入圈”汉服7年的瑶瑶习惯穿成套的汉服、戴规定的配饰。拥有9套汉服的她,周末会穿上一套和朋友一起出门逛街。她认为,汉服是一种特定的服饰,其本身有着独特的韵味。“不同形制的汉服展现出不同的传统文化习俗,以汉服为载体,我看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习俗与民风。”因此,瑶瑶会在一些隆重、正式场合,将汉服作为首选。

不同于瑶瑶对于汉服的仪式感,于2018年因不再穿成套汉服而“退圈”的皓子(化名)而言,汉服是她日常的“时尚单品”。她表示,与其说汉服是一种特定服饰,不如说是一种穿衣风格。而这种风格本身并不存在“圈”的概念,只是大家日常穿搭的一种方式,可以按照心情与审美随意搭配,“就像T恤、牛仔裤、卫衣一样,穿汉服只是觉得它好看,没有必要一定要按照所谓的规定来穿。”

正如皓子偏好的汉服风格日常化一样,汉服与日常的现代时装设计进一步融合,带来了新的古风潮流——“新汉服”或“新中式”。

在近日商场各大服装品牌上架的春夏装中,盘口、印花、刺绣、水墨晕染……各种古风元素被融合进现代化的时装中,“新中式”逐渐占据时尚的重要一隅。据了解,在2023年淘宝iFashion发布的春夏、秋冬两份服饰行业趋势白皮书中,“新汉服”居上半年9大趋势第2位、下半年7大趋势第3位,而“汉服”与“日常通勤汉服”又在上半年的相应板块中占据了2/3的篇幅。“新中式”穿搭成为时尚标杆,也将古风文化推向日常。

文化底蕴助推“汉服第一城”

“成都对文化产物有天然的接纳度”

汉服文化作为古风文化的“主力军”,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传承。作为“汉服第一城”,不论是依旧在圈内的瑶瑶,还是已经“退圈”的皓子,都感叹于成都浓厚的古风文化氛围对汉服发展的推动。

瑶瑶坦言,在成都穿汉服上街,自己几乎没有遭遇过异样的眼光。“其实一直以来成都的汉服氛围都十分友好,有好几个知名汉服品牌都是在成都起家的,成都的汉服社团也很多,活动频次也相对较高。”

为什么是成都呢?在瑶瑶和皓子看来,成都有很多古香古色的历史文化景区和优美恬静的自然风景区,这些为汉服爱好者提供了聚集地。传统节日里开展的各种汉服活动,也推动了更多人加入到汉服的行列中来。

2022年,成都首届“衣起锦官城”汉服周在文殊坊开幕,第二届也在去年中秋节如约而至;今年元宵节,成都交子大道举行的主题活动中,来自成都高新区的100多个家庭和专业coser组成“花好月圆人团圆”百家千人汉服巡游队伍,用华丽的传统服饰装扮时尚潮流的交子大道;近日,崇州城区罨画池博物馆发布公告,穿着汉服的游客可免费入园;青白江区姚渡镇龙门桃花季系列活动汉服巡游、桃花诗会、传统文化主题展演、桃园醒春集市等精彩活动也将在本周轮番上线……

“成都本身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对文化产物有天然的接纳度,成都城市的包容性也允许各种正向文化发展。”皓子说。

闻名天下的蜀锦蜀绣,作为成都的标志性技艺,其所造就的汉服本就是成都引以为傲的传统服饰;同时,这座城市也诞生了全国第一家汉服实体店,以及第一个汉文化主题书店;金沙遗址、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历史古迹,更是成都古风国潮“千年基因”的重要体现。

潮流观察:

泉州簪花热、曹县马面裙、新中式穿搭,这些在年轻人群体中兴起的古风国潮都反映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与传承。对传统文化宣扬的背后,则体现了年轻一代不断增强的文化自信。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瀚如星海,我们相信,在这一轮以簪花、汉服、新中式为代表的古风热之后,还会有更多的国潮兴起,让中华文化瑰宝之光更闪耀、更持久。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期待着有朝一日,这份属于中国的美丽,也能刮起一股席卷世界的审美潮流。

0 阅读:18
评论列表
  • 2024-03-27 14:54

    古代只有女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