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送好过不送,3.8女神节5款好物送女神

高柳乱蝉 2024-03-07 20:49:21

前言

作为男同胞,我只能说我实在是太了解男同胞了,比如明天就是3.8女神节了,但今天还没备好礼物的小伙伴肯定不在少数。不过,以我对女孩子的了解,送礼物这事,迟送还是好过不送的,毕竟迟送你还能“狡辩”下迟了的原因,但没送却是实实在在的没送,很多女孩子还是会有失落感的。因此,虽然时间节点上看着是不赶趟了,但我还是建议比较在意女神心理感受的小伙伴,来一次“亡羊补牢”,主打个诚意。下面,我将结合个人的产品使用经验,为大家推荐5款适合送给女孩子的好物,希望能对还在对送什么礼物而发愁的你,一些实在的帮助。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文。

1.一加12

推荐理由:女性对手机的主体使用需求主要包括性能(流畅)、屏幕(因为使用手机时间较长,护眼效果需要很好)、拍照(大部分女孩子都爱拍照)和续航(因为使用相对频繁,续航时间长、充电速度快都属于重要功能)。

一加12有骁龙8 Gen 3+LPDDR5X+UFS4.0性能铁三角配置,位居23年12月安兔兔安卓旗舰手机性能排行榜第一;搭载了2K京东方屏幕,拥有DisplayMateA+认证,加持医疗级明眸护眼技术;支持5400mAh电池+100w有线快充+50w无线快充;配备了LYT-808主摄、潜望长焦镜头(3倍光学变焦、6倍光学品质变焦、120倍数字变焦)。当然,如果你的她喜欢玩游戏,那么遥遥领先于行业的仿生振感马达Turbo、9140mm²超大VC散热等配置也都可以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此外,雨水触控、红外遥控、NFC等配套功能也都很实用。

▲一加12搭载的是2K分辨率的东方屏,这块屏幕从显示、护眼到流畅性体验方面,都实现了巅峰级水准,官方说是中国人造出的世界上最好的屏幕,第一块通过DisplayMateA+认证的国产2K屏幕。一加12的这块屏幕还支持拍摄、编辑、显示和分享的全链路杜比视界,医疗级明眸护眼技术,获得莱茵智能护眼3.0认证、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研究中心护眼认证。

▲一加12东方屏实现了6大突破、9大世界先进和12大全球先发,即:

6大突破:屏幕电路设计难题、屏幕发光材料、屏幕显示效果、手机屏幕亮度、国产屏幕寿命和屏幕护眼能力。

9大世界先进:低灰阶亮度均匀性、拖影效果优化、首帧充电率、LTPO性能、护眼能力、亮度、色准、通透度、色偏控制。

12大全球先发:OPPO第一代显示芯片Display P1、动态L0 RGB gamma调节方案、2K屏纵横双网电路设计、全新LTPO硬件电路设计、空间避让高透走线设计、全新一代电路设计、自研画质引擎、阳光高亮算法、全新发光材料、多通道降负载技术、自研单像素校准算法和高精度动态消影算法。

▲一加12的屏幕峰值亮度高达4500nit,还同步做到了医疗级强护眼表现。具体而言包含硬件级低蓝光、类自然光显示、褪黑素保护、明眸低频闪、高亮可视暗光护眼和超精密环境光自适应6种护眼技术方案,实测长时间盯着屏幕看,感官仍然觉得舒适。

▲一加12拥有留白、苍绿和岩黑三种配色,留白、苍绿和岩黑分别对应陶瓷玻璃、叠翠玻璃和丝绸玻璃工艺,我自己选择的是岩黑,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相对低调的配色(如果不配手机壳)的话,而且丝绸玻璃背板使用时不会留下油手印,这点我很在意。如果送女孩子的话,我觉得留白不失为一个很有感觉的配色,当然,前提是她喜欢。

▲一加12搭载了第三代高通骁龙8旗舰芯片,LPDDR5X+UFS4.0存储组合,这款台积电4nm制程工艺芯片相比前代,CPU性能提升了30%,GPU性能提升了25%,NPU性能更是提升了98%。同时,一加12还通过微架构超算引擎提升了手机在同平台同场景下的性能(提升幅9.4%)和系统流畅度(提升幅度11%)。所以骁龙8 Gen 3的性能提升和一加12做的针对性优化,其实也是完全对得起手机爱好者期待的。

▲运存和存储容量版本上,一加12拥有12GB+256GB、16GB+512GB、16GB+1T和24GB+1TB四个版本,使用流畅度很不错。对应价格则分别为4299、4799、5299和5799元,比隔壁14 Pro优惠700元,这在影像旗舰里,属于一贯的好价,标准版价格、Pro级产品力,对消费者而言,可以说比较友好。女孩子一般比较喜欢拍照拍视频,版本选择上,我比较建议1TB存储容量,运存的话,她们的需求相对低一些,我觉得16GB甚至12GB就完全够用了(也给兄弟们省点钱不是?)。

▲安兔兔跑分2163396分,轻松超越99%的用户,主打的一个巅峰性能。

▲一加12搭载的是一枚4800万超光影超广角镜头,拥有1/2″的传感器尺寸、f/2.2大光圈和114°超大广角。这个镜头的日常用途,主要是获取更广的成像范围,比如拍摄景区大场景或者拍家庭合照等。成像质量还是很不错的,可以感受到这枚超广角镜头的感光面积比较大,成片分辨率也高。

▲拥有索尼光喻LYT-808旗舰传感器的5000万像素主摄是一加12的主力镜头,拥有1/1.4″的传感器尺寸和f/1.6超大光圈,并支持OIS光学防抖。主摄我觉得日常用途主要会是记录,它可能并不会纠结于某个小细节的展现效果,但它对取景范围内的人与物可以做到真实的还原。一加12在这点上做得很好,成片还原度高,但同时具备舒适的光影表达。

▼6400万超光影潜望长焦是这次一加12在影像功能上的主要升级点,也是我个人最为感兴趣的。它采用了1/2″的传感器尺寸,拥有f/2.6超大光圈,支持3倍光学变焦、6倍光学品质变焦和120倍数字变焦,并且支持悬浮棱镜防抖。我们来看看样张:

▲2倍光学变焦。

▲3倍光学变焦。

▲6倍光学品质变焦。

▲10倍数字变焦。单从上面的这组照片可以看出,一加12在10倍数字变焦时,尚且拥有很不错的成像质量。

▲在一加12的使用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拍大片”还得2-10倍变焦,在摄像头硬件配置和哈苏全焦段超光影影像系统的加持下,不需要使用专业模式,就可以一键生成色彩不过饱失真,又极具光影质感的“高级”大作。

▲一加12人像模式预设1倍、2倍、3倍(默认)变焦,就实际使用体验而言,我觉得2倍和3倍变焦效果是最好的,背景虚化很到位,核心位置人物形象突出而又不显得割裂。

▲一加11的夜景压光效果就曾经令我印象深刻,一加12在这点上继承得很好,灯牌的文字内容会拥有比较好的辨识度。同时,在夜晚采光不良的情况下,一加12的感光效果也还是可以的,整个画面基本上没有不可辨识的暗部区域存在,不过曝,也不晦暗。

▼当然,如果你的“她”喜欢玩手机游戏,那么一加12针对手机性能的优化,可能会让让她印象深刻——超帧超画引擎可以实现全局120帧、2K分辨率的HDR游戏画质,并且在高负载下2小时以上仍然可以保持满帧,还支持游戏小窗和灵犀触控等实用功能。我们直接来看游戏实测吧~

▲《和平精英》在高清/90帧设置条件下,游戏画面还是可以稳定在90帧左右的,也不会出现掉帧等情况。

▲perfdog连续监测的帧率表现依然稳健,稳定在90帧左右,不会有太大的起伏。

▲一加12搭载了5400mAh大电池,支持100W有线快充、50W无线快充。电池仍然主打长寿,经过16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池容量仍然可以保持在80%的电力水平,这对手机的长效使用,自然是个好消息(约4年)。在我自己的实测中,玩《王者荣耀》4个半小时,电量从100%掉到32%,耗电68%,表现还不错。当然,平时的话,我一般也不会如此重度地玩游戏,整个实测下来,一加12能用8个多小时,相信我们的“女神们”,游戏时长就更短了,所以这个续航时长,也是完全够用。

▲当然,解决手机电量焦虑,一方面是电池大、耗电慢,另一方面就是充电快了。一加12支持长寿版100W超级闪充,手机从电量0到100%,只需要26分钟,不仅可以告别手机电量焦虑,也可以告别手机充电等待焦虑。此外,一加12还配备了50W无线闪充,把手机放在无线充电座上,比连接线材插口充电要方便得多。

▲一加12的仿生振感马达Turbo从N52磁钢升级为N54磁钢材质,体积达到了602mm³,振动量、频宽和启停速度都有升级。它还搭配了O-Haptics振效系统,拥有72类O-Haptics振效适配和700+系统振效调校,触感强度和风格也都可以根据个人使用喜好进行调节。

▲一加12自研的雨水触控我还真挺喜欢的,即便手机屏上沾水或者汗,也不影响操控,如果你的“她”喜欢在户外玩,并且带着手机拍照,那么就会比较实用。只能说一加定制的芯片和全链路触控优化是做得真好~

▲一加12搭载了超线性立体声双扬声器,支持杜比全景声,可以选择环境音效或影院、游戏或音乐的场景音效。它还支持空间音频和全息音频,这是针对扬声器和耳机模式下的不同立体声体验。

▼以我的一台空调为例:

▲一加12支持“红外遥控”,可选的设置种类很多,包括机顶盒、电视、智能盒子、空调等。相比于实体遥控器,红外遥控至少可以省出几十块的开销——我家里去年遥控器坏了,去实体店买遥控器甚至花了70块。值得一提的是,红外遥控的功能并不是单单支持开/关,而是拥有原遥控器的完整功能,所以完全可以取代原遥控器使用。

▲一加12搭载的NFC功能则集成了公交卡、门禁卡和车钥匙的功能,无论是出门还是回家,都不用带着一堆卡片或者钥匙了,而且在忘带门或车钥匙时,也不至于无所适从。

在3.8女神节这个时间节点上,一加12的优惠力度还挺大的。3月4日 20:00-3月8日 23:59期间, 一加 12的1TB版本官方限时百亿补贴活动优惠200 元,16+1TB到手价5099 元,24+1TB到手价5599,24期分期免息;其他版本 24 期免息优惠。3月9日-3月12日,一加 12 则可以享受全版本24 期免息优惠。

2.追觅高速Pro吹风机

推荐理由:对于女孩子,特别是长头发女孩子来说,洗头发和吹头发都是日常生活必修课,一款颜值高、功能好的吹风机,就变得不可或缺。自打戴森的高速吹风机推出以来,国产品牌也是迅速跟进,现在市面上的高速吹风机是又好看又好用,还比戴森便宜。我一直在用的,是追觅高速Pro吹风机,我这款我看没卖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选择新款,功能上只会更好。

▲追觅高速Pro搭载了11万转高速无刷马达,飞机发动机原理结合空气动力学、飞机翼行等技术,以强劲气流实现低温速干。2亿负离子、57℃恒温芯算法和利于降温的流线风道设计,使得追觅高速Pro吹出的头发更顺滑。

▲追觅高速Pro套装搭配了一枚磁吸顺滑风嘴,可以实现干练短发效果,想要柔韧卷发效果的小伙伴,则可以选择扩散风嘴。

▲有的吹风机类似的顺滑风嘴里面的风舌是浮动的,可以实现摆风。追觅高速Pro则是采用的固定风舌,出风会更稳定,使用寿命也长。

▲磁吸这样的连接方式,相比卡口更不容易发生磨损,定位也简单,可以随时按需旋转。

▲加上风嘴的追觅高速Pro也才15cm(机身长9.8cm),这个长度仍然比很多传统吹风机要短。机身表面则光洁度很高,不容易积存灰尘,但又不会留下油手印,我觉得这个设计堪称清爽。

▲传统吹风机的出风口背部是进风口,追觅高速Pro的进风口在手柄下方,出风口背部则是米字杠纹加对称小花瓣,还蛮好看。

▲追觅高速Pro的按键比较简单,只有开关/温度键和风力档拨钮,表面采用金属拉丝工艺,手感很好。

▲当作为温度档使用时,开关键不同颜色对应不同的风温,白色为自然风,橙色为暖风,红色为热风,还有个智能切换档——红白闪烁,则提供冷热循环风。

▲我们常常说担心头发被吹风机进风口卷入造成危险,但这种情况显然不会在追觅高速Pro身上发生。它的尾部采用了防发丝卷入设计,开孔比头发丝小,前端也增加了粗格栅拦阻,所以不会发生头发被卷的问题。

▲追觅高速Pro之类的高速吹风机,往往有长柄的优势,加上合理的配重,握持感会很好。

追觅高速Pro这类高速吹风机,主打的就是低温高速吹干头发,这样的话,不仅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使头发的毛鳞片闭合(顺滑),也不会像高温吹风机一样,破坏头发毛鳞片结构(损伤发质)。

▲用风速计测得追觅高速Pro 1档风速为15.7m/s,2档风速为19.5m/s,而我家里的传统高温吹风机最高档位风速是10.5m/s,几乎只有追觅高速Pro最大风速的一半。

前面提到了传统靠温度“烘干”头发的吹风机,容易损伤头发毛鳞片,所以在将头发吹干的前提下,其实温度低一些是有好处的,我们来看一下追觅高速Pro吹风机和传统高温吹风机出风口风温对比:

▲测得追觅高速Pro在最高档时,出风口最高温度为75.1℃,而传统高温吹风机的最高档出风口风温达到了惊人的147℃。而在头发的温感体验上,追觅高速Pro可以保持在57℃左右,对应于传统高温吹风机的75℃左右。

也许数据看起来枯燥?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追觅高速Pro的实际吹力如何吧~

▲它甚至可以吹走一本几百页的书。

▲我外甥女她们都随我姐,“发量富翁”,即便用顺滑风嘴卸去了部分风力,追觅高速Pro的出风量还是足以将沾满水的浓密头发直吹到头皮。除了风力大,追觅高速Pro的另一大特点——2亿高浓度负离子,用来中和头发的静电,有助于闭合毛鳞片,锁住发丝水分,使得头发顺滑服帖。

▲整体感觉头发经清洗、追觅高速Pro吹干后,变得更有光泽了一些(这是被彻底吹干的头发才有的光泽),也没有洗头前分束、甚至露出头皮的毛躁感。

相比于我之前那款追觅高速吹风机,这次的追觅高速Pro更进一步,负离子浓度从千万级提升到2亿,头发也就可能拥有更顺滑的效果了。

3.德业U20除湿机

推荐理由:最近正处于南方的回南天,南方的小伙伴可能会很有体会,从天花板、墙壁到地面都很潮湿,衣服也干不了,穿着潮潮的,难受得很。想要抵抗南方的高湿度,除湿机就比较有用——除湿机不仅能够进行快速除湿操作,还可以实现精准控湿,保持对人体的最适湿度,我用的是德业U20除湿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送给心爱的“她”。

我们知道,对人体比较适宜的环境湿度为45%-65%。湿度高于65%会使人体呼吸系统和黏膜产生不适,免疫力下降。而且,湿度太大时,细菌更易增殖。

▲如图所示,当相对湿度高于60%,无论是细菌、病毒,还是真菌、微生物,增殖速度都明显加快。而湿度超过50%,也会增加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发生几率。当然,也不是说湿度越小越好,比如呼吸道传染病,虽然湿度增大对其影响不大,但湿度过小,就容易引发呼吸道传染病。所以,就会有一个对人类而言最适的湿度范围。

▲外观上,我觉得U20还是很不错的。就设计而言,前面板如果出了logo再无其他,未免单调;如果印上七七八八的内容或多种纹路,又会觉得花里胡哨。U20的前面板就只有一条修圆的U型槽,相对简洁,但不会流于单调。

▲U20背面的“窗口”会更多些,比如上侧的传感器清洁窗,下侧的连续排水口、水箱抽屉和伸缩式绕线柱。右中侧还贴了一张产品信息贴,上面有诸如除湿量、功率等参数。

▲但其实这块面板是上磁吸、底承插型的,也即是说,上面往外一掰,底部往上一拔,前面板就拆下来了。综合我的多款空气净化器使用经验,德业U20在面板装卸上,是属于很方便的那种。

▲滤网支架为上卡口、下插口结构,按下上部卡口,也是将其拔出,同样比较方便。

▲再往里,就是松下的双转子压缩机了。

▲松下双转子压缩机相比于单转子机型,能耗降低了12.5%,但能效提升了6%,所以除湿效率是有明显提升的。此外,双转子压缩机也扩大了除湿机的使用面积,相比单转子机型,适用面积提升两倍,达到40平方左右。

▼我们再来看看滤网的装填:

▲先是滤网。德业U20的滤网为多层复合结构,从外到内,分别为初滤层(附着在滤网支架外层,可水洗)、HEPA滤网(H11高效滤网,折叠山峰外形可以减小风阻,却也能保证空气快速流通)和活性炭滤网(高碘值,空隙结构发达,吸附能力强),总厚度能达到41mm。官方数据的颗粒物CADR值为213m³/h,甲醛CADR值为135m³/h,其实就是起到空气净化的作用了。当然,就颗粒物CADR值不会说很大,毕竟德业U20的主要功能还是除湿,而非净化。我觉得室内环境的良性循环,其实是需要空调+加湿器+除湿机+空气净化器的共同努力的。

▲水箱抽出来也很方便。水箱取出后,顶部把手翻起,方便提着水箱去倒水。而外部也有透明水位观察窗,也就避免了抽取水箱方才知道水位的尴尬。

▲德业U20的控制面位于顶面,采用触摸控制而非按键,我觉得是符合现代一体外观的设计美学了。出风口占顶面约一半面积,格栅栅条粗疏,出风效果比较好;同时,也不会说间距太宽,手指是绝对塞不进去的,这样,对家里有小孩的用户,也就显得友好了起来。

▲当然,除了对使用环境内的人身安全进行保护,作为机器本身而言的使用安全,也有童锁来守护——有了童锁,就不怕家里小孩或宠物对机身控制键进行误触了。控制面板左侧,除了下排直接标示的“复位”、“负离子”、“童锁”和“风速”外,还有像“水满灯”、“化霜指示灯”、“WiFi远程功能”、“风速档位灯”等指示灯,提示当前的主机使用状态,方便用户进行下一步操作(比如水满灯亮,就要着手将水箱中的水倒除了)。

▲控制面板右侧键,包括“除湿”、“净化”、“开关”、“定时”、“干衣”、“自动”、“睡眠”几项,我觉得“净化”和“干衣”很值得说道。前者是德业U20作为除湿机外的副业——空气净化器使用,中间的数显板上,除了大大的“XX%”这个湿度数据,外缘光圈的红、黄、蓝即对应空气质量较差、一般和好三个状态(主要监测PM2.5),而且,在三种空气质量状态下,对应的风速也是自动变化的4档、2档和1档,很是智能。

至于“干衣”,就是一个很实用的功能了,像立春后的阴雨天气比较多,“衣服潮,没法换”是个现实问题,按下“干衣”键,德业U20固定高速风连续除湿运行,快速干衣。再搭配上我之前分享过、可以拿来烤衣服的取暖器,真的可以说是一套性价比不错的干衣组合了。

▲德业U20接入了米家,所以App也采用的米家App。这点我比较喜欢:智能产品我也使用过很多种了,有的功能较为简单的产品(比如空气净化器),专门下载一个该产品的App,我觉得还是很不方便的。米家App相信小伙伴们有所耳闻,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智能家居产品集群了,它支持的产品种类多,连接速度快,连接也比较稳定,我对它的印象一直不错。德业U20接入米家App的过程,就可以说是快速流畅。

▲德业U20在米家App的界面包含机身按键的所有功能,而在湿度设定上甚至更为精细。当然,App可控的这种智能性,对于设备的远程控制尤为有利,比如,在湿度高的日子里,下班前就可以开启除湿机工作,等下班回家,就可以享受适宜湿度的家居环境了。

▲设置内容常用到的,我觉得一个是“智能场景”,另一个是“安全设置”。给机器设置个安全密码,就能进一步降低误触概率了。

▲提到米家App,自然绕不开小米智能家居的搭建,而这个过程,是需要建立逻辑的。德业U20可以加入到这个逻辑中来,比如根据湿度来和米系加湿器形成组合,根据PM2.5作为空气净化器使用等等,只要米系产品足够多,玩法还是可以很丰富的。

▲在开启一台蒸发式加湿器和一台喷雾式加湿器后,室内湿度可以达到79%RH,并且相对稳定。此时,不关闭加湿器,开启德业U20除湿机,经历18分钟,即可将室内湿度降低到71%RH。

当然,这个实验只是为了验证除湿机工作效率高于加湿器,日常生活中,在除湿机工作时,环境湿度的补充,肯定还是不如直接开加湿器的,所以我又做了下面的测试。

▲处理起点同样为加湿处理后的高湿室内环境,但是在开启除湿机前,把两台加湿器都关掉了。可以看出,在实验进行第0、34、48、92分钟,室内湿度分别对应为81%RH、72%RH、63%RH、56%RH。而首段已经提到过了,45%-65%的湿度,是适合人体的最佳湿度范围,除湿机运行的终点,就能到达宜居湿度。

▲除湿操作完成后,水箱里已经积存了一定量的水。

▲德业U20的除湿功能是几项功能中,相对耗电的一种,以四档为例,若每日进行8小时除湿,则每日耗电为1.6392度,电费按0.6元/度计,一个月电费则为29.5块,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

▲而在其他几种模式下,则要省电得多,比如净化模式下(最大风量),一个月电费也就3.5元不到。

▲上图中,从左到右分别为德业U20未开启、一档、二档、三档、四档除湿模式下的运行噪声,可以看出,除湿操作进行中时,运行噪声还是比较大的,虽然不至于令人不适,但开启除湿时,最好不要跟除湿机共处一室,建议在进入室内前,提前开启德业U20进行除湿操作。

▲在另外的两种模式下,净化模式噪声是比较小的,这跟我之前的空气净化器体验是相符的,但睡眠模式其实运行噪声也不算小,希望德业之后可以优化。

湿度高对身体不利,这点相信小伙伴都知道,但有时候我们可能有点太不重视了,不会想到采用除湿机这样的专业设备来降低家居环境的空气湿度。长此以往,当然就很容易造成一些疾病或者人的亚健康状态。德业U20除湿机使用下来,我觉得它有以下优势:

(1)颜值不错,移动方便;

(2)功能齐全,除湿之余,还可以净化空气和干衣;

(3)接入米家系统,智控以及组建智能家居更方便;

(4)童锁、格栅宽度等,对于家中小孩的安全更有保障。

当然,也有我觉得可以完善的地方:一是可以进一步降低运行噪声;二是App界面上建议实现具体的PM2.5数值显示,以方便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

4.小米无线吸尘器2Slim

推荐理由:女孩子不比男同胞,一般还是会比较精致的,所以在室内清洁方面,会比男同胞花费更多的精力。如果你知道“她”喜欢洒扫,又不想她太累,自己又犯懒,我觉得可以考虑送一个小米无线吸尘器2Slim给她。

小米无线吸尘器2Slim可以在什么场景下使用呢?首先得来看一下它的清洁配件配置:

▲小米无线吸尘器2Slim的清洁配件包括缝隙吸头、毛刷吸头、电动除螨刷,以及电动软绒地刷。此外,还可以选配价格为79元的拖挂湿拖水箱,该水箱容积为250mL,拥有开关调节渗水和拖布包边设计,可用于去除地面油渍和顽固污染物。

▲4种清洁配件分别连接上主机。

▼它们分别可以用作什么用途呢?我们接着来看:

▲缝隙吸头顾名思义,可用于抽屉、沙发缝隙、床沿、衣柜等处的缝隙清洁,以及使用连接杆清洁天花板等;毛刷吸头可用于清洁桌椅面、汽车内饰、电脑键盘和窗帘等处;电动除螨刷可用于清洁床褥和沙发等处;电动软绒地刷用于清洁硬质地面、木地板和短绒地毯等场景。可以看出,小米无线吸尘器2Slim的适用场景还是很宽泛的,结合它的价格再看的话,也就更具性价比了。

▼直接来看小米无线吸尘器2Slim的清洁效果:

▲可以看出,因为地刷会比洗地机要小巧很多,所以吸尘器对于大颗粒特别是外形圆润的颗粒(图中黄豆),有一定概率击飞,我觉得这不是什么问题,毕竟在我们的日常家居生活环境中,吸尘器主要是作为轻污染地面洁净的工具(即主要是用于除尘和去屑),小米无线吸尘器2Slim对灰尘、米粒、绿豆大小的污染物,以及厚度较小的硬纸屑,清洁效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再来看小米无线吸尘器2Slim的地刷。电刷采用的加粗尼龙毛,即便是潮湿未干的地面环境,也可以保持刷毛直立,深入地板缝隙进行清扫;在地刷贴地一侧,有三个滚轮,可以方便吸尘器的推行,以达到更好的省力效果;滚刷外面围绕着一圈刷毛,用于辅助地面清洁;进风口采用的弧形面设计,提升了污染物卷吸进入尘杯中的效率。

▼螨虫通常分为尘螨、粉螨、革螨、恙螨等几大类,是一种肉眼不易看见的微型害虫,螨虫广泛分布于居室的阴暗角落、地毯、床垫、枕头、沙发、空调、凉席等处,其中尘螨的分布最广、影响最大,螨虫的尸体、分泌物和排泄物都是过敏源,会使人出现过敏性皮炎、哮喘病、支气管炎、肾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在人类生活中会接触到的螨虫中,尘螨的占比最高,可以达到60%以上,而从它的名字也可以看出,它的存在依附于灰尘之上,所以吸尘器如果能对床褥和沙发上的灰尘进行有效去除,则对于控制家居环境中的尘螨数量大有助益。

▲我平时睡的床上,床笠看上去还是比较干净的,但是用小米无线吸尘器2Slim的电动除螨刷,稍微过了一遍,就吸取了不少灰尘,不愧是10万转/min的吸力、2000r/min的拍打效果。我现在都有理由怀疑身上长的粉刺是尘螨造成的了。

▲用小米无线吸尘器2Slim的毛刷吸头刷一刷、吸一吸后的键盘,洁净度还是很高的。生活环境的洁净度高,心情都随之变好了。

▲连键盘里掉落的细碎头发,都被一扫而空了。

▲小米无线吸尘器2Slim采用的7锥尘气分离装置,会逊色于2Pro的12锥,但就实际体验而言,它对灰尘和气流的分离效果已经很不错了,即便是两个月下来的长期使用,滤芯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堵塞(期间我没有清理过滤芯)。

▲小米无线吸尘器2Slim支持一级离心力气旋分离、金属滤网过滤、7锥气旋分离、高密海绵过滤和滤芯高效过滤共五重过滤系统,针对小到0.3μm的灰尘,过滤效果尚且可以达到99.97%,因此,从吸尘器中排出的空气,洁净度也是相当有保证的。

▲卡扣式转接头,用于更换清洁配件时很方便,而且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决定是不是要连接延长杆。

▲枪型设计可以减少风阻,握感舒适的同时,抬起主机用于高空使用时,省力效果比较好。指示灯指示充电进度、一键单手倒尘、推拉扳子调节档位等配置也都很省心。

▲特别是一键单手倒尘功能,相当实用。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将尘杯拧下来,按锁紧扣,重新锁紧,将尘杯装回主机那么麻烦。

▲小米无线吸尘器2Slim尘杯内部还配置了毛发刮除装置,可以把缠绕在金属铝网上的灰尘和毛发刮除,从而为倒尘带来方便,且全程不脏手。

▲因为应对的是轻污染地面,所以小米无线吸尘器2Slim的滚刷日常并不需要太多清洁,不过如果污损严重或者被异物缠绕的话,将滚刷取下来的过程也并不算麻烦。此外,就我个人使用体验来看,单滚刷比双滚刷更不容易发生异物缠绕。

无线清洁家电的续航时间一般在数十分钟到3个小时左右,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电池容量的变大,必然带来机身重量的变大,使用便携性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只要能满足日常清洁使用需求,续航时间够用就行。

▲小米无线吸尘器2Slim搭配不同的清洁配件,以及在不同的清洁档位,可以实现的续航时间不同。像电动软绒地刷和电动除螨刷的续航时间要相对短一些,持久/标准/强力档对应续航分别为28分钟/15分钟/10分钟和38分钟/18分钟/10分钟左右;而像缝隙和毛刷吸头这样不带电动功能的清洁配件,这可以实现更长时间的续航,分别为45分钟/20分钟/10分钟左右。

充电方面,小米无线吸尘器2Slim的电量从0到100%用时3小时8分钟。结合吸尘器的续航时长和充电速度来看,我是很希望在未来可以实现无线吸尘器的快充,这样的话,也就没有什么电量焦虑了。

5.索尼WF-1000XM5 真无线降噪耳机

推荐理由:听音乐会是很多人的爱好,如果很想体验优秀的音质,在耳机上的预算就不能太省,我比较推荐索尼WF-1000XM5 真无线降噪耳机。

▲时间来到6年后,索尼的真无线耳机已经来到了第五代——索尼WF-1000XM5,这款真无线发布于2023年7月25日,升级点颇多,值得玩味。

▲索尼WF-1000XM5的4套耳塞以不同配色区分,值得关注的是,索尼WF-1000XM5相比前代多了一副SS耳塞,对耳朵孔尤其小的小伙伴,会很友好。

▲索尼WF-1000XM5的充电盒体积相比四代减小了约15%,这个升级不仅能带来充电盒外观感受上的全新体验,还使得它具备了更棒的便携性。而且我很喜欢这个充电盒的磨砂质感,因为不容易沾油手印,就会更美观。索尼WF-1000XM5充电盒的前侧有一盏小指示灯,会有绿色、红色和无光三种效果,这对于查看充电进度还是很直观的。

▲索尼WF-1000XM5充电盒的顶盖比较轻盈,而且因为具备磨砂质感,单手就能很容易地实现开合,耳机呈半隐藏式收纳。

▲索尼WF-1000XM5支持有线快充和无线充电两种充电方式,其中有线快充可以通过3分钟充电,实现60分钟的播放使用;无线充电则支持Qi这样的主流协议。

▲索尼WF-1000XM5充电盒(含耳机)的重量为49g,而且因为外形小巧,不用时揣在口袋里也不会有明显的负重和压迫感。

▲除了充电盒尺寸变得更为小巧,索尼WF-1000XM5的体积相比四代也要小上25%,重量也减轻了20%左右。真无线耳机的小巧、轻量化,可以带来佩戴体验上的大提升。

▲索尼WF-1000XM5的风噪降低结构使用网格设计包裹住内部的麦克风。

▲降噪功能是这次索尼WF-1000XM5的主要升级点,所以在降噪配置上有系列升级。除了上面提到的降噪隔音耳塞和风噪降低结构,还有双芯驱动、新一代麦克风系统、8.4mm驱动单元X和App端的AI智能降噪等软硬件配置。

▲借助索尼声学的天然优势,索尼WF-1000XM5在音质表现上,达到了一般真无线耳机难以企及的高度。具体而言,包含可以复现更宽频段的8.4mm驱动单元X、新拥有更纯净而低失真声音表现的新一代集成处理器V2 x和HD降噪处理器QN2e,以及Hi-Res Wireless认证、LDAC蓝牙无损传输、DSEE Extreme数字声音增强引擎进阶版和360临场音效&头部追踪技术。

▲索尼WF-1000XM5的单耳机重为6g,相比四代的7.9g轻了20%左右。不同于骨传导耳机可以通过多点分散佩戴负重,真无线耳机的负重全部分配到耳道,所以更轻便的机型 ,就可以拥有更为轻便、舒适的佩戴感受了。

▲在耳塞材质上,索尼WF-1000XM5采用的是聚氨酯泡沫,相比市面上常见的硅胶耳塞更为柔软,挤压慢回弹,因此耳塞与耳道之间可以形成更严密的贴合,从而增强对高频噪音的隔绝效果,当然,佩戴舒适度也是更出色的。

▲要想实现最好的降噪效果,自然就需要耳塞跟耳道实现良好贴合效果,而真实的贴合效果,光凭感官把握可能并不准确。索尼WF-1000XM5用户就没必要为这种事发愁了,因为它是支持智能测试耳塞佩戴情况的,如果耳塞没有实现良好贴合,在App端是可以看出来的,调整耳塞位置再重新测试就好了,直到完美贴合。

▲索尼WF-1000XM5风噪降低结构依托于优秀的耳机麦克风架构和人体工学设计,从腔体设计上减少风噪对通话效果的干扰,提升通话清晰度。

索尼WF-1000XM5的AI智能降噪功能通过App Sony|Headphones Connect来实现,主要实现方式是根据用户的活动状态和活动地点,通过学习和识别用户常去的场所,来开启自适应声音控制功能。

▲自适应声音控制的设置,主要包括基于动作的环境声音控制、在我的位置自动切换、打开位置检测的限制以及获取位置的权限。

▲我在实际使用场景中尝试了停留、步行、搭乘交通工具和奔跑四种使用环境,发现索尼WF-1000XM5在识别用户动作并切换模式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无论是我从坐姿起身走动,从步行状态进入加速奔跑状态,都可以做到几乎无延迟的精准识别。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搭乘交通工具”,我原本以为要速度达到汽车在空旷路面上奔驰或者火车、高铁的速度时才能识别,实际上我只是从步行改为骑电动车(约30km/h),它都能检测到。

▲而针对用户动作,你可以进入自适应声音控制设置具体参数,比如降噪模式、降噪强度和切换位置等。

▲停留、步行、搭乘交通工具和奔跑四种使用环境下,可实现的环境还说呢勾引控制模式都是降噪、环境声音大小调节(20档)和关闭三种。而且在调节环境声音时,如果想要更好地拾取人声,还可以通过点选“关注语音”来实现,这个功能对我而言的一个实用场景是在办公室里不想听到机箱的低吼声,但又不想错过同事们的讨论内容时。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降噪场景会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因此针对不同场景的降噪需求也是不一样的。下面为大家分享我常遇到的4种降噪场景:

▲平时工作的地方离菜市场不远,非常嘈杂,人在办公室不戴降噪耳机,根本没办法专心工作。这个时候,人处于停留状态,但我会把“降噪”打开,因为这个时候我需要的就是完全降噪,而不需要拾取环境声音。

▲中午去吃饭什么的,并不会走出去太远,但往往会经过街道,还是要注意点安全的,我会把环境声音打开,开12档,同时开启“关注语音”,不会影响到跟同事正常交流。

▲上下班会骑着小电驴回家,速度提升上来了,我仍然会把环境声音打开,保持在15档,不想听太多路上的嘈杂,可以更好地听听歌,但像汽车鸣笛这样尖锐的声音,又不会错过,同时根据后视镜查看后方是否有车辆接近,以保证安全。当然,这个时候,“关注语音”功能就用不上了,我就会把它关掉,沿途乘着风,还能听听歌,感觉比较惬意。

▲虽然这几年胖了,但我还是想说我仍然是那个熟悉的跑步爱好者,所以一有空就还是会去跑跑步。索尼WF-1000XM5的IPX4防水级别应付跑步还是足够的,我跑步一般会在僻静的山间小路上跑,颇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觉,因此没有车辆经过,但多鸟语虫唱,这个时候我会把环境声音拉到20档的满格,可以把大自然的声音跟歌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索尼WF-1000XM5的5.3蓝牙版本是当前市面上最高,连接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升级,且属于LE Audio低功耗蓝牙,可以延长耳机续航。高蓝牙版本保证了索尼WF-1000XM5的LDAC蓝牙传输技术的完美发挥。

▲生成耳朵分析报告这样的专业个性化功能,在真无线耳机市场上都属于相当少见的存在。

▲应用程序的跳转和优化过程比较快,设置完成后,索尼WF-1000XM5就可以拥有更好的空间声效。

▲除了依据用户耳朵生成具备空间声效的分析报告外,索尼WF-1000XM5还支持空间声音优化,即在使用耳机的过程中,识别抬头和低头动作,以做针对头部动作的空间声效优化。这个功能优化,针对索尼Xperia 1 V和索尼精选Hi-Res音乐App用户,会拥有尤其好的空间音频体验。

▲索尼WF-1000XM5拥有关闭、欢快、激昂、醇美、放松、原声、高音增强、低音增强、演说、手动共10种均衡器模式,以及自定义1、自定义2两种自定义模式。预置模式对于动手能力不强的小伙伴是实用的,10种模式可选也称得上丰富。

▲如果调节均衡器能力比较强,通过自定义1、自定义2进行个性化设置,可玩性又比较强。

▲除了预置均衡器模式以及手动调节,索尼WF-1000XM5还提供了“找到您的均衡器”这样的智能功能,在佩戴耳机时,根据耳部反馈的直观感受,来选择不同频段自己最喜欢的声音,相比手动调节,会更为精准。这项功能目前还处于试用阶段,会在用户之后的体验中继续升级更新。

▲《Aerozone》是一首空间感比较好的曲目,试听之下,对于索尼WF-1000XM5的360临场音效优化体会还是蛮深刻的,先是火车与枕木接触的“哐当”声由远及近,然后是空灵的镲声在高处刺激着脑仁,缓慢推进的波状声、迅疾闪过的锐声在左右耳间穿行,点状声跳跃前进、颤声震荡前进,最后是孩童遥远的呐喊声、纯净的鸟鸣和已经完全静下来的场景下引人神经紧张的书籍翻页声...在体验索尼WF-1000XM5之前,从来不敢想一副真无线耳机也可以营造出这么好的听音氛围和临场感。

▲真无线往往在低频表现上会尤为突出,搭载了8.4mm驱动单元X的索尼WF-1000XM5也不例外。当然,它会跟廉价低质的耳机用低频强度充厚度的做法不同,你在听《鼓诗》时,能感受到大鼓的沉闷直击心灵,但鼓槌的交叠声又很清脆,量感十足却又不显得混杂,下潜深度表现很不错,会有充分的低频感染力,又不会给人施加太大的精神压迫(这往往是廉价低质耳机在做的)。

▲在中频音乐细节表现上,个人体会比较深的是索尼的音染加成,人声细节非常清晰(齿音和),有偏流行向的调校,但不会太屈从于针对性调音,还算客观。必要的调音当然是用户欢迎的,毕竟真无线耳机更多的应用还是在于流行音乐的听取,如果真的想听线上音乐会,肯定会有针对性更强的有线耳机可供选择。

▲真无线耳机一般不会太注重高频细节的呈现,一是受限于腔体空间和无线材传输,无法很好地发挥高频;二是更多人所能感知的还是中低频为主,专注高频不是很有必要。不过即便如此,索尼WF-1000XM5在高频细节的表达上,仍然可以说是中规中矩,特别是它对极高频的控制力很不错,琵琶的高频细节并不会带来刺耳感。

▲索尼WF-1000XM5可以通过Spotify和Endel这样的应用实现Auto Play,不过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一些本土化的功能会更为实用,比如搭配手机自带语音助手或腾讯小微对耳机实现智能操控。

▲腾讯小微的绑定和设置过程非常简单,上手难度四舍五入就是没有。

▲像腾讯小微这样的语音助手,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实现听音乐听书、看视频、打电话、查询天气、获取相关路线等使用功能 。除了腾讯小微,索尼WF-1000XM5还支持XPERIA的Aicy语音助手、OPPO的小布助手和荣耀的YOYO。

▲索尼的本土化做得还是很好的,用户可以通过双击或三击轻触耳机的方式,来快速调用QQ音乐、腾讯小微和喜马拉雅穿戴,这三个App,基本上可以覆盖用户对于听在线音乐、下指令和听书的使用需求。

▲在佩戴使用索尼WF-1000XM5时,在App端可以实时查看音压,用户可以参照安全的音压范围来调节耳机听音音量。

▲智能免摘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实用功能,它可以实时监测用户是否在说话,当用户开始说话时,这个模式会激发音乐暂停功能并正常接收环境声音,而在说话过后约15秒或提前操作恢复,则可以恢复听音乐模式。这个功能的实用性在于,当你需要跟身边人聊天时,不用摘下耳机;当你跟身边人结束交谈后,也不用再戴上耳机,省去不少麻烦。

▲而在界面显示上,日志是比较有用的,可以用来查看自己的使用耳机时长,或者辅助判断耳机的续航表现。

▲徽章功能是经久不衰的玩法了,伴随着耳机的使用,徽章也越来越多,这是一件很有情怀的事情。

在体验索尼WF-1000XM5 真无线降噪耳机的过程中,总让我想起“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倒不是吹索尼的彩虹屁,只是觉得索尼WF-1000XM5给我的感受,会有区别于很多真无线耳机的亮点所在。比如有效且可调性丰富的降噪表现,丰富的均衡器选择和自定义,堪比有线耳机的空间感、量感,App的强大智能性和可玩性等等,就给人一种不同于常的专业体验。如果说够用是作为一款产品的底线,那么索尼WF-1000XM5的专业,给到用户的,则是一种诚意满满的尊重。

总结

以上5款数码、家电产品是我自己目前用着觉得不错的产品,而且就其功能而言,也比较适合送给女性。送给女朋友、老婆合适不说,送给我们曾经的“女孩”——妈妈、岳母也都是合适的,产品价格有梯度,按照实际使用需求和个人预算选择就可以,包管你0踩坑。

0 阅读:23

高柳乱蝉

简介:爱跑步,爱写字,祖国的杂草,村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