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速公路修建历史

云飞四海 2024-05-02 14:03:11

改革开放之前,尽管我国的公路建设相对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有了长足的进步,至1976年,我国的公路通车里程达82.3万公里,是1949年的10多倍,但受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公路建设普遍存在资金不足,加之能源紧张、汽车工业落后等原因,公路建设总体水平较差,公路数量少、等级低、技术条件差。这种情况反过来造成运输能力弱、运输成本高,进而影响能源成本和工农业产品的成本,交通运输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现代商品经济不仅是以地区市场、而是以全国市场乃至于世界市场为其活动空间,商品在大市场中的占有率不仅取决于商品的质量和数量,而且取决于商品运输的速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客流和货流量大幅度上升,汽车保有量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摩托车和小型拖拉机的增长速度更快,打开国门后的中国,车况也在迅速改变。原有公路状况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对这种形势,各级公路主管部门采取措施,对部分干线公路进行了加宽和提高等级的改造,修建了一批一级公路,如:南京至六合公路、沈阳至抚顺公路、天津至塘沽疏港公路等。这些公路开创了我国进行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先河,但是,由于这些公路无法解决混合交通及平面交叉口的问题,虽然断面宽度已达23~29m,但其通行能力仅为四车道高速公路的五分之一。当时的这些现实都证明:高速公路修建势在必行。在这种形势下,20世纪70年代后期,经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提议,开始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规划设想,并派团考察了国外高速公路。1983年在北京召开了“交通运输技术政策论证会”、“公路运输发展座谈会”等一系列会议,就中国高速公路建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逐步统一了认识。在广泛听取意见,并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交通部确定了我国首批建设的高速公路项目,其中有京津塘、广深珠、沪嘉、沈大高速公路等。

1984年12月破土动工、1988年10月建成通车的沪嘉高速公路,是我国大陆第一条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虽然沪嘉高速公路仅长20km,就高速公路所能发挥的效益而言,沪嘉高速公路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它打破了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记录,不仅在象征意义上,而且在设计、施工技术经验积累上对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几乎在同时,1984年6月27日动工,长375km的沈大高速公路部分路段,也相继通车,并于1990年全线通车,沈(阳)大(连)高速公路通车预示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时期的真正到来。

1990年,中国公路总里程达到了102.83万公里,全年共新增公路1.4万公里;高等级公路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高速公路达到522km,全年新增251km;一级公路达到2617km,全年新增516km。

1994年公路建设工作提出了”统一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工作方针,高速公路的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至当年底、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603km。

1998年中央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并以此作为拉动全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1998年至2000年,全社会对公路建设投资计划每年为1800亿元,1998年、1999年每年实际完成投资均超过2000亿元。事实证明,公路建设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2001年,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全年新增通车里程3152km,使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9437km,跃居世界第二位。青海和内蒙古分别有26km和151km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此外,我国台湾省的南北高速公路于1968年开始可行性研究,1970年动工,1978年10月竣工,历时近10年。该路自台湾高雄起,经台南、台中、台北到基隆止,全长373.4kmn。南北高速公路设计车速平原区为120km/h,丘陵区为100km/h,全线按美国AASHTO及加州公路设计标准设计施工。台湾省当局为建设这条高速公路,新建立了汽车燃料税,发行了公债,利用了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总造价达380亿元台币(11.78亿美元),平均每公里造价316万美元。其中征地费8.1%,工程费75.1%,债务偿还费12.5%,其它如调查设计,准备工作及管理费等4.3%。由于建设了这条高速公路,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益。台北至高雄的行车时间,从原来的8小时缩短到4~4.5小时,平均车速提高到88公里/小时。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扣除所交纳的通行费后,小汽车每公里可获益3.3美分,大型载重车4.8美分,大客车17.3美分。以高速公路建设后20年总投资16.19亿美元(建设费10.32亿美元,与一般公路连接线1.95亿美元,相关公路改建整修3.34亿美元,维修养护0.58亿美元)计算,收益总额可达36.73亿美元(使用效益26.26亿美元,节省其他公路的改建养护费10.47亿美元)。香港的特定的地理环境限制了高速公路的发展,由于香港用地十分紧张,陆地活动范围小,汽车交通量集中,所以建设高速公路的主要目的是分散交通量。香港新界的环形高速公路已经建成。

这样,到2000年时全国除西藏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均通了高速公路。河南省全年新增高速公路569km,通车里程超过了1000km,使全国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km的省上升到了7个。以“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为重点的国家公路主骨架建设步伐加快。

到2001年底全国共建成国道主干线21576km,占规划里程的62.6%。其中高速公路13533km。预计“五纵七横”将提前于2010年完成。在国道主干线建设中,继全长658km的京沈和全长1262km的京沪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之后,2001年全长1709km的西南公路出海通道又顺利贯通,标志着国道主干线中“三个重要路段”的基本建成。从高速公路发展的历史看,中国高速公路仅用了10多年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一般需要40年才能走过的进程。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发展,中国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覆盖了全国主要城市和地区。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开始向智能化方向迈进,如智能交通系统、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应用。

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超过15万公里,连接了几乎所有2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东中部地区基本实现了“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 阅读:86

云飞四海

简介:写好的文章,推荐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