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一颗死星?早在20亿年前就已终结,各国为何还要苦苦探月?

徐华说过去 2024-05-10 04:49:04

«——【·前言·】——»

横挂于夜空中的银白之月作为地球仅有的天然卫星,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类无穷的想象。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月亮被赋予了神秘的力量,影响着人类的命运。

现代科学的发展也没有让月亮失去它的魅力,反而让人类对这颗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更加好奇。

许多人认为,人类登陆月亮是探索浩瀚宇宙的第一步,是通往深空的跳板。然而,事实上,月亮已经"死亡"了。尽管如此,人类还是执着于探索这颗"死星",这是为啥呢?

«——【·月球已死·】——»

月亮之所以被认为已经"死亡",是因为它内部不再有任何活动。就像一个人,月亮也经历了出生、成长、衰老的过程。

在年轻的时候,它的内部是会有火山活跃、地质变迁的。熔浆在它的表面流淌,火山喷发导致大气层的形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的内核逐渐冷却,那股推动着它生命力的内在动力也在逐渐消退。最终,在20亿年前,它彻底死亡。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我们首先要了解碳14测年法。

碳14测年法利用放射性碳的衰变来确定样本的年代。宇宙射线与高空大气层中的氮14作用,形成了碳14。碳14会随后转化为二氧化碳,进入地球的碳循环。

生物在其一生中会从二氧化碳中吸收碳14。当生物死亡后,它们就不再与外界进行碳14交换,碳14含量开始缓慢下降。通过测量残余辐射,科学家们就能推断出该生物死亡的年代。

运用这一方法,科学家们对月壤中的放射性元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月亮表面早已不再有活跃的地质活动了。

«——【·为何还在探月·】——»

虽然月亮已经"死亡",但人类对它的探索从未停止,未来还有更多的探月任务计划。

对于地球这个"资源饥渴"的家园来说,月亮上丰富的资源无疑是最大的诱惑。随着科技进步和空间站建设,人类有望进一步开发利用月亮资源。其中,最值得开发的就是太阳能和氦-3资源了。

月亮上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有利于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是太阳能资源。月亮没有大气层阻挡,每年吸收的太阳能辐射超过地球每年消耗能源的25000倍。

如果人类能够开发利用一小部分月亮上的太阳能,就能满足地球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真正实现清洁能源。

此外,月亮表面含有大量氦-3资源。在月亮不存在大气层和磁场的情况下,太阳风中的氦核易于被抛射到月亮表面。

科学家估计,月亮土壤中共有103万至129万吨的氦-3。氦-3是一种可用于核聚变发电的重要燃料,如果被完全利用,恐怕可以满足人类社会未来一万年的能源需求。

当然,为了能够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必须建立基地,我国就有相应的规划。

美国也启动了"阿耳特弥斯计划",意在2024年重新实现载人登月,并最终在月亮轨道部署空间站。届时,月亮将成为地球与深空探测之间的中转站。

«——【·死星有何影响·】——»

月亮虽然已经"死亡",但它对地球的影响并未消失。相反,月亮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扮演了保护地球文明的角色。正是由于月亮的存在,地球才会出现潮汐现象,海洋才得以翻滚流动。

当小行星或彗星朝地球袭来时,月亮的引力会将其吸引改变航向,为地球遮蔽了不少灾难。

此外,月亮的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相同,使得人类只能看到月亮的正面,这也注定了人类永远与月亮另一面有所隔膜。

在月亮的"死亡"问题被提出之前,人类似乎从未好好思考过,月亮作为地球仅有的卫星,它对地球文明的存续可能扮演了何种角色。

正是月亮的"死亡"让科学家们开始思索月亮的生命史,反过来推动了对月亮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月亮的种种特征都值得我们去挖掘背后的原因,如为什么会存在潮汐锁定现象?

月亮上的岩石为何与地球的相似?这一切的谜底都将推动人类对宇宙奥秘的认知。因此,月亮的"死亡"不是终结,而是对人类知识的新起点。

129万吨的氦-3资源,这相当于人类社会未来1万年的能源需求总和。

«——【·地球前哨站·】——»

很多科幻电影描绘过人类为了寻找新家园而离开地球的场景,而月亮恰好是通往星际的关键一步。建设基地无疑是人类迈向星际移民的第一步。

月亮的微小引力有利于减少航天器的燃料消耗,因此将月亮作为跳板前往火星和其他星球是非常合理的选择。

对于星际旅行来说,首先要验证各种深空探测技术,月亮无疑是最佳实验场地。通过基地,人类可以积累宇航员在外太空长期驻扎的经验,为更远航程做好准备。

同时,远离地球引力的月亮,也是研究人体在太空长期滞留的生理变化的理想场所。此外,月亮极地存在永久阴影区,那里有大量永冻的水冰,可以为未来火星移民提供动力燃料。

不难发现,基地的建设对于人类开启星际旅途意义重大。未来也许会有这样的场景,人类在地球与月亮之间往返,就如同现在人们在陆地与海洋之间穿梭。

也许,有一天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终将背井离乡,开启漫长的星际移民之路。而月亮,就将成为地球人进入太空的第一站,成为通往浩瀚宇宙的前哨站。

«——【·结语·】——»

总而言之,人类不应该因为月亮的"死亡"而放弃对它的探索。相反,月亮给予了人类通往未来的希望和动力。

通过对月亮的研究开发,人类可以实现清洁能源转型,缓解地球资源紧缺的压力,为自身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同时,基地的建设也将成为人类进军星际的重要垫脚石,从而最终实现人类千百年来对于浩瀚宇宙的向往与梦想。

参考资料:

欧阳自远院士:月球已经“死亡”,我们为什么还要探月?——湖南日报

0 阅读:29
评论列表
  • 2024-05-11 02:33

    一个集体的造化之力一旦用完就会死亡

  • 2024-05-18 19:53

    地球已经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理论推测地磁反转,地球生物大灭绝)photon energy and photon behavior discussions 光是电磁粒子。危险在于,太阳发射更多负光子将导致其正的静电持续增长(十分缓慢但不可逆转),地球接受负光子带负电(静电自旋产生地磁场),太阳地球间电和磁都是引力,到了一定阶段,地球太阳距离处于低谷,地球高温,太阳内部静电斥力破坏它的结构稳定。在某些扰动条件下,太阳耀斑大爆发(正电物质)射向地球,热不可当,伴随陨石,生物大灭绝。然后地球由带负电逐渐转向正电,地磁反转,地球因电磁力反向远离太阳,靠近月亮,漫长冰河期,新的造山运动。。。不断周期循环。下一个灭绝与冰河期已经不远了,观测太阳的变化很重要………如果爆发时间不长,就有可能设法躲过灭绝灾难(学习老鼠)。迷信骗子悖论斯坦将导致人类无法逃脱第六次地球生物大灭绝。………有趣的是,地磁场有明显的24小时周期变化,显然由太阳光子照射决定。详见论文“新沂台和马陵山台地电场日变化及潮汐响应初步分析”

徐华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