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大明寺,多情平山堂

扬州小兔子 2024-05-18 16:21:22

扬州大明寺,最早建于南梁,“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作为佛教禅宗的重要传承地之一,大明寺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到平山堂游玩,大明寺不得不去。大明寺主建筑大雄宝殿,为清代建筑,面阔三间,前后回廊,檐高三重,漏空花脊。屋脊高处嵌有宝镜,阳有“国泰民安”,阴有“风调雨顺”。

无论什么季节到平山堂游玩,大明寺大雄宝殿前,总是香烟聊聊,宝刹庄严。正中莲花座上,佛祖似笑非笑。两旁的迦叶阿难,恭敬侍奉。东首药师佛,西首阿弥陀佛,与佛祖形成横向三世佛。佛坛背后是“海岛观音”泥塑群像。观世音手持净瓶,脚踩鳌鱼,护佑众生平安。大殿两边是十八罗汉。年轻时常常进去点数罗汉算命,乐此不疲。

从大雄宝殿往右拐,是仿照唐代建筑的钟鼓楼与高耸的栖灵塔。大明寺内还有一座重要的佛教建筑,是鉴真大师纪念堂。包括碑亭、长廊和纪念堂三部分组成,总面积达七百平方米。纪念堂仿造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模式,由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设计。据记载唐招提寺由鉴真大师亲自设计。如果没有什么偏差,纪念堂便是正宗是唐代寺院风格。

逛寺院的话,到这里差不多了。不过,大明寺只是平山堂的一半。位于大雄宝殿西边的平山堂,不得不去。

平山堂由欧阳修为宴饮宾客而建。悬挂的“坐花载月”或可证明一二。欧阳修离开扬州后,苏轼自熙城移守吴兴,有机会经过扬州。他感慨万分,写下《西江月·平山堂》:“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这还不算。苏东坡任扬州太守时,常来此凭吊恩师,在后面建造了“谷林堂”等。谷林堂取自苏东坡“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的诗句。谷林堂后是欧阳祠,内有欧阳修石刻画像,供人凭吊。

由平山堂到谷林堂,拉开了这组建筑群及其西苑多情故事的开端。当离开寺庙的晨钟暮鼓,漫步进西苑后,仿佛进了有趣的山水之间。从平山堂西侧门拾级而下,首先看到的是“天下第五泉”红色碑刻。井,加了铁丝网保护。我们小时候没有铁丝网,每次会伸头看了又看。

从第五泉小小山水穿过,有一座康熙御碑亭。御碑亭对面,是“鹤冢”。一对仙鹤在平山堂恩恩爱爱地生活。某一天其中一只先行离世。另一只哀哀鸣叫不吃不喝。终于在某一天追随而去。修一座小小鹤冢,纪念多情的仙鹤没有问题。可是在寺庙边,清心寡欲不问红尘的地方,为恩爱做祀,有点想不明白。

不知从哪一年前,沿第五泉近边向下走到一座船厅建筑前,一条蜿蜒的小路通道湖水中央。那里,还有一眼井。井水高出湖水的水平面。据说这才是第五泉的泉眼。有意思吧,一口名闻天下的第五泉,有两口井同时存在。是一而二还是二而一?又或是合二为一?

今年,船厅边一棵红豆树,开满了洁白的花。“此物最相思”的红豆树,花开满庭香。会不会扰乱出家人的清修呢?“老和尚有交待:山下的女人是老虎!小和尚暗思揣:为什么老虎不吃人模样还挺可爱”!还记得这首俏皮的歌儿吧。

世上的事不就是这样吗?从没见过,永远不会去想。看过了知道了,不由不想。当然了,这是凡夫俗子的胡乱思想。对大德高僧来说,越是红尘滚滚,越能深藏修为。正想着,一对黑天鹅施施然游了过来。它们一会儿并行,一会儿一前一后。在游客的注视中,它们停了下来,两个长脖子伸向对方,好像在说些什么。它们是这块水域的主人,恩恩爱爱地生活在这里。游客时时在变,它们的快乐不变。

静静地站着,看水中的游禽。它们聊天结束后,游到了红豆树的影子里。其实,今年不是红豆树第一年开花,只是没有被有心人注意到。春天的花,夏天的花,扬州不缺少。白色的像扁豆花一样的花,能被关注到不容易。

今年,因了红豆树的名头,网红了。大明寺的僧侣们,知道这是代表相思和爱情的红豆树吗?如果修行是信仰,管它红豆黑豆。可是,假如只是工作,脱下袈裟,便是凡人。晨钟暮鼓什么,上下班的铃声而已。

平山堂,果然是个好地方!

0 阅读:10

扬州小兔子

简介:60后大妈,成功母亲。喜欢码字,尤喜旅游、健康等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