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展中国·名家推荐】幻境之美——郑兰美绘画作品赏析

艺展名家 2024-04-01 21:19:35

郑兰美,祖藉广东梅州,出生台湾,父亲是水墨与西画职业艺术家,现居上海。

美国亚太国际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台湾国立嘉义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

曾任:教职于台湾高职美工科专校、大学专业美术課程等艺术教育30多年。多次受邀文化界之邀请于各美术馆,举行油画个展多次,其他个展及参与中外联展数百次。

现任:《兰风国际艺术中心》总裁。《INWAC世界女艺术家理事会》总主席、《NPO日本国际书画交流会》总会理事及中国分会总会长。历年多次策展、主办、协办国内外画展。1988~1990赴世界各艺术园区及美术馆观摩与研究。

油画创作系列:灿烂花卉、风景写生、意象情迷、舞动生命、人体写生、绿色风情、伟大母爱、深色人生、方圆之间、六色声波、云雾之间、异想天开…等系列。

幻境之美

看着那些油画作品,画面上灵动跳跃的笔触能把观者带回创作现场,几乎能想象画家创作中每一笔的调色过程,既有一种酣畅的体验,也有愉悦的快感,我相信,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也是油画笔触独特的魅力,更是画家驾驭油画题材所体现出的独有艺术吸引力,创作出这样作品的,正是艺术家郑兰美。

▲《生命轮回》  91x65cm

贡布里希曾在《艺术的故事》里说,世界上并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他的这句话并非否认艺术的存在,而是设立了一个前提,即所有的艺术取决于艺术家。看了郑兰美的作品,我更认可了这句话。油画作为媒材,本身只是工具,并不具有艺术魅力或者艺术生命,而作品具有了这二者,正是艺术家赋予的。

《爱的结局》 175x90cm

千山万水汇佳词,柳绿花鲜撰赋诗。涧谷欢欣观落瀑,平潭丽色美荷姿。蜻蜓灵巧轻飞绕,凤舞高才蕴妙奇。毓秀风光多入韵,芬芳馥郁写精辞。千山万水汇佳词,柳绿花鲜撰赋诗。艺术作为人类世界的感性呈现,承载着人类精神史的广度和深度。西方学者巴赞认为,一个社会只有同艺术“结婚”,才能生出文化之子;如果与文化离异,就只能导致野蛮,这个社会随之会变成文化的沙漠。郑兰美的作品仿佛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每个画家都将画笔在自己的灵魂里饱蘸了颜料,并将她的天性绘入画中。

▲《风止花动》100x72.5cm

郑兰美的油画作品,很难用同样是抽象的语言去解读;抽象的语言,还可以在接受主体的大脑中还原成生动可感的图像,而抽象的油画只有藉在的经验去阅读,就像西方哲人称艺术批评是一场心灵的探险一样,走进郑兰美用油彩铺就的别样的世界,也无啻于一场风景独具、奇象万千的心灵探险。

▲《森林之恋》   91x72cm

探寻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祛蔽与敞开永远是解读人类存在的有效途径。人即物,物即人;是说人与万物的对应关系。生命由绿色组成,当生命一旦感应到自我存在,就在对立统一中完成了生命个体运动的第一站:对自我和他我的能动区分,并以“对象化”的形式确立属人的诗意之存在方式。这幅作品以简洁的绿、红两大色块,在光线逐渐明朗的漂移中,展现着大自然之与其间万物生命的两大主题(作品天地之间)。绿色,代表广泛意义之生命,给予我们的视觉冲击力,恰恰在于似与不似之间。一切可动可变之“原生态”,正是画家对万物变动不居,却予之以能动定义之矛盾心境的最好描述。

▲《热恋之欢》 116x91cm

郑兰美的《爱的舞动》作品,颜色艳丽,给人一种视觉冲击,画中黄色的翩翩起舞的少女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向自我敞开,向世界敞开。任何向世界敞开的艺术家,也同时向自我敞开。

▲《爱的舞动》 116.5x91cm

绘画的变革或始于观念,之后影响实践;或始于实践,再上升到理论,发生观念的变化。不过,作为具体画家,如果要在艺术上真正有所建树,观念与艺术实践既两者不可或缺,又要同步并进。一味沉湎于观念而忽视绘画技巧与技术的人不会有所作为;反之,只埋头画画而缺乏思考和见解的人,也难以取得成功。郑兰美的画给我最鲜明的印象是,她善于思考,有独立的艺术见解,同时重视绘画实践,勤于探索,是一位有思想的实干家。她一直在思索和追问绘画的功能和本质,研究油画语言表现的可能性,探寻自己独立的艺术面貌。在她各个时期的作品中,总可以看到她重视展现自己的观念,但他的这种努力又总是与绘画形象的创造融为一体。

相信郑兰美女士在前进的道路上,她会以有新的探索成果贡献于画坛!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单玉

▲《峽谷风情》 116x91cm

▲《山寒気暖》 116x91cm

▲《寒山温泉》  116x50cm

▲《云海风情》 91x72.5cm

▲《细雨风情》 91x72.5cm

▲《落叶风情》 91x72.5cm

▲《松果风情-1》  72.5x60cm

▲《云雾之间》  259x162cm

▲《天地之间》  259x182cm

▲《两性之间》  259x194cm

1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