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开山鼻祖,也是一位博导,他的书法为什么会被批评为“不入流”?

书画群英 2024-05-20 09:44:58

文章的主角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中国书画院院长。

在文化界,他是公认的“中国现代美术”的大师!一九五○年代,他到北大哲学系进修,专攻中国逻辑史,曾受金岳霖先生爱戴。

他为中国的书法教育开创了先河!中书协创建之时,他正是北京师院的欧阳中石先生,曾任书法教师。

欧阳中石,八十年代就已经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了!那时,北大的一位老师,张振国说:「北京大学里,有三位书法大家,分别是:北师大启功、一师大欧阳中石和北大李志敏。」他们是三方势力!”

中书协成立以来,欧阳中石一直在京师大学苦心孤诣,培养了一批书法专业的学生,被誉为书坛上的“博导”和“书法大师”。

当欧阳中石如日中天之时,他的书法已被尊为“座上宾”,无可争议!但是,在他去世之后,他的书法受到了许多非议,原因何在?

欧阳中石的字,曾经在公众面前使用过,但大家却好像对他的字“敬而远之”!其墨色呈左斜之状,结构紧凑,偶尔以粗犷的笔法,创造出一种自由奔放的气势,却又使人感到缺乏一种浑然天成的气韵。

这副对联,特别是下联,整齐划一的“向左倒”,没有前后呼应,也没有错落有致的布局,显得有些僵硬。所以,在书坛上,才会被人骂为“不入流”。

一副书法作品,第一要顾全大局,也就是章法的安排,总的原则就是“协调,恰到好处,相辅相成”!画法可以不讲究细节,只讲究轻笔轻笔的精巧,而对于全局的把握,却不可轻忽。

因此,有人质疑张振国,为什么要将欧阳中石和启功放在一起比较呢?那个时候,京城的书法还没有发展起来,而欧阳中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欧阳中石先生对书法的贡献,应当是建立了自己的书法体系!他是中国首个书学博士班的创始人,他本人也自然而然地成了首个书法博士班的老师!

关于“书法博士”这个称号,书坛上众说纷纭,有赞成的,也有不赞成的,但大多数人都是持反对意见的!自《书法》一出,那么,在书坛上,更多的是“徒有虚名”,所以,追求名声的人很多。

仔细想想,很多博导的字迹都不怎么样,更别说他的学生了。这样,就出现了“重头衔,轻才能”的现象,这对书法的健康生态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想想以前,中书协还没有建立的时候,没有博导之类的虚名,书法依旧是生机勃勃!现在有了书法这个头衔,他们的野心就更大了!

在八十年代,京城的书法先锋,启功的书法,带着一种书卷气。他应该是欧阳中石与李志敏两人的主心骨!所谓的“三足鼎立”,未免也太夸张了一些。

欧阳中石作为一名文化人,在书画界一直处于“领头羊”的地位,他提出的一些理论,在推动书画界的进步的同时,也有其不足之处,影响着书画界的健康发展。

这位老爷子,在书坛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开创者!

“北风传来坏消息,长叹学术之路,书法之巅峰,大宗师名垂青史。”南斗失奎光,却自惜墨香,胸怀如大海,文华万丈,立一座丰碑。

这是一副哀悼欧阳中石先生去世的挽联,对其毕生所做的贡献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其中充满了褒奖!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这位“学科开路”的功绩!

你对欧阳中石的书法有什么看法?请留下你的评论!

0 阅读: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