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献计渡渤海

良浩lh 2023-10-15 20:15:02

西汉时期,在我国东北的辽东郡附近建立起了个名为高句丽的王国。高句丽建国初期,仅在浑江鸭绿江中游占据一小片土地,人口也很少。后来,高句丽逐渐发展壮大,不断扩大自己的地盘。对于中原王朝,他们采取表面顺服,暗地积聚力量的策略。到隋唐时期,高句丽已成为东亚地区仅次于中国的第一大强国。它与当时周边国家和部族经常发生战争,对我国当时的中央政权也构成了威胁。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决定亲征,攻打高句丽。

唐太宗以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江南、淮河、岭南、三峡等地水兵三十万,又在长安、洛阳招募了三千志愿兵,乘三百艘战舰出征。大军须从山东的东莱,跨过渤海,直赴高句丽

都城平壤。

可是,当唐太宗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路过辽河时,见到距离长安五千里的辽河水,唐太宗产生了忧虑,有些后悔出兵。不久,大军到了海边,面对波涛汹涌、一望无边的大海,唐太宗认为大军很难渡过去,不禁大为着急,心里更加恐惧,退兵之心更重。

大将薛仁贵见状,心生一计。于是,他禀告唐太宗说:“在附近的海上,居住着一位豪富老人,愿为您的三十万兵马提供粮草。”唐太宗非常高兴,就宣豪富老人觐见。豪富老人见到唐太宗后,提出让唐太宗亲自去海边验收粮草。唐太宗欣然答应了他的请求。当文武百官随唐太宗来到海边时,只见眼前上万间房屋都用彩幕遮围着。豪富老人请唐太宗先到海边一座五彩的营帐中歇息,并请文武百官一起陪同唐太宗饮酒作乐。一时间,笙歌四起、美酒飘香,唐太宗顿时陶醉其中。过了一会儿,唐太宗只觉得四面的帷幕被风吹得呼呼作响,哗哗的涛声如雷轰鸣,桌子上的杯子、盘子纷纷翻落在地上,他的身体都坐不稳了。这时唐太宗便心生疑惑,命人揭开围幕观看,只见一望无际的滔滔海水,分不清东西南北,唐太宗惊恐地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薛仁贵回答说:“我们在大海上,这就是我们渡海的办法,借着风势,已快到东岸了。”就这样,唐军顺利渡过了大海,而薛仁贵也因此得到了唐太宗的重用。

0 阅读:48

良浩lh

简介:关注社会动态,丰富身边生活质量,爱护国家,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