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争霸——秦赵之争:宗族兄弟之间的生死大战(中)

和风在天 2024-04-06 13:55:51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聊过了秦赵两国的起源以及崛起历史,两国都经过了曲折的历程先后建国,其中秦国宗室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建立了秦国,赵国宗室也在经历了家族的毁灭之后涅槃重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开创了赵国。虽然秦赵建国相隔三百多年,但是两国拥有共同的祖先,宗室之间可以说是同族兄弟,本应是友好之邦,互为帮助,但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最终反目成仇,并且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那么秦赵两国的结局是怎样发展而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自从赵烈侯成为赵国的开国君主,开创了赵国之后。由嬴姓后代分支中的两个大族所建立的国家先后成立,两个国家建国之初都面临了很多挑战,都属于积弱之国。秦国因为代替周天子镇守岐山之地,直接面对中原王朝的大敌---戎狄部族的威胁,经过了几百年的浴血奋战,秦国终于用武力逐渐征服了这些异族,并且融合了这些戎狄部落的子民,这使得秦国境内有大量的草原游民,因为吸收了草原牧民的一些习俗和文化,所秦国公室并不是太注重礼仪而显得有些野蛮,在加上秦国宗室是养马出身,所以受到了其他诸侯国的轻视。

三家分晋之后,魏国率先通过李悝变法成为关东强国,魏武卒之兵锋在魏文侯和魏武侯两代君主的带领下横扫天下,确立了魏国在战国初期的百年霸主地位。在魏国的强势威慑之下,首当其冲的就是秦国,秦国在解决异族问题的过程中还不断被魏国所侵略,秦国的河西之地尽数落入了魏国的手中,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的挤压,所以秦国上下君民都迫切的希望能够改变这种处境。这就为之后的商鞅变法提供了前提条件。

而赵国建立之后国力也较弱,和秦国没有太多的交集,就像现代的一些企业一样,都是同一时期创立的企业,赵国还在艰难的开拓市场,发展客户,提升营业额,而魏国已经走上了快车道,公司规模翻了几番,手下人才济济,团队越做越大,马上就要走交易所上市了,而赵国团队还在努力奋斗,就怕一不小心公司就关门停业了,差距那不是一点半点。这主要也是因为赵国的地理位置导致的,赵国地域处在中国北部山地草原的半农半牧区,同样要面对游牧民族的袭扰。赵国北面有林胡和楼烦,国家中间还有一个中山国,这些势力都是赵国的心腹之患,所以这个时期的赵国还是以生存为主,跟着老大哥魏国混,老大和谁好我们就和谁好,老大要打谁就派几个小弟跟着意思一下。旁边摇摇旗子,敲敲鼓,嗷两嗓子就可以了。

后来老大哥魏国继续把秦国按地上摩擦呢,估计是有点按不住,时不时的就叫来小弟赵国过来帮忙,这是秦赵两国冲突的初始阶段。这个时期的秦赵两国并没有直接冲突。

春秋末期,秦国刚刚经历完四代乱阵,政治上刚刚稳定下来,魏国也拿走了河西之地,可以说是秦国最衰弱的时期,秦国君民迫切的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可是面对秦国旧贵族的专权,即使秦国的国君也无力改变这种局面,魏国称霸之后各个国家都在先后进行或者尝试变法图强。秦国也是如此,终于国君之位从秦献公传到秦孝公的手里,终于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其中变法的艰辛有多困难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等到秦国初步完成变法,国力强大之后商鞅依然被新即位的嬴驷也就是后来秦国首位称王的秦惠文王车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秦国旧贵势力的根深蒂固,好在虽然商鞅死了,但是变法没有停止,后来秦惠文王找到机会铲除了顽固的旧贵族势力,彻底完成变法,秦国国力与日俱增,终于夺回了被魏国占领的河西之地,从此秦国开始崛起,并且开启了吊打关东六国之路。

变法前夕,商鞅舌战秦国旧贵族

再说回秦国的同族兄弟,从前的跟班小弟赵国,也在强烈的生存危机之下,终于在商鞅变法后的50年由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建立了强大的军事

力量,组建了 一支威力强大的骑兵部队。终于扫灭了赵国的心腹之患林胡、娄烦和中山国,再加上赵国繁荣的工商业,经济实力也是日渐雄厚,赵国逐渐成为继魏国之后关东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慢慢成为了六国合纵抗秦的主力。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国刚开始强大的时候并没有着急加入中原混战,而是忙于巩固自己的领地,将地盘逐渐扩张到了云中和九原一带,地域开始和南面的秦国接壤,这给秦国造成了一定的边境压力,也为后来的秦赵大战打下了伏笔。

可惜的是一代雄主赵武灵王感情用事,改立小儿子做太子,并最终立为新的赵王是为赵惠文王,而他就专心打仗,自称赵主父,想法是好的,可惜最终的结果是儿子们相互争夺王位,赵武灵王和大儿子赵章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赵武灵王更是被活活饿死在沙丘行宫。一代雄主赵武灵王竟然以这样悲惨的方式收场。

赵武灵王之后,赵国的军事实力并没有下降,反而涌现出了很多名将,战国四大名将的廉颇和李牧都出自赵国,赵国在稳定了国内的政治之后,正式登上了争霸天下的大舞台,并开始和秦国角力。

秦赵之间的第一场战争是华阳之战,是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秦国名将白起、魏冉率军在韩国的华阳(今河南省新郑市区北20公里的郭店镇华阳寨村周围一带)一带同魏国、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魏赵两国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魏国大片城池,此战共斩杀魏赵联军十五万。在这15万联军中,13万是魏军,2万是赵军,也即赵国是协助魏国作战。

秦国君主

这场战役算是秦赵之间的第一次争锋,赵国小试牛刀,不敌秦国,这两万人应该都是步兵,如果是骑兵的话打不过还能跑,不至于被全歼。也只能说魏赵联军倒霉,碰到白起,那可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妥妥的杀神,人送绰号“人屠”。据说白起的军队生涯堪称逆天,是从底层小兵做起,一把砍刀一路砍上了秦军主将的位置的,打起仗来神鬼莫测,一般人根本就干不是他的对手,估计只有同样是战国四大名将的李牧来了,才能打个平手。

随着魏国的日渐衰弱,赵国逐渐成为关东六国抗秦的主力军,不可避免的秦赵之间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相互之间的仇恨也越来越深。

秦赵之间的第二场战争是阏与之战,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击败秦军的一次作战。

在阏与之战前,秦国和赵国虽然爆发了华阳之战,不过,这场战役中,赵国只是一个配角。一方面,秦国将重心放在了和魏国、楚国等大国的较量上,比如爆发了蓝田之战、伊阙之战等,所以,双方没有利益上的剧烈冲突。但是,在楚国、魏国元气大伤后,秦国决定试探一下赵国的实力,从而爆发了阏与之战。

公元前270年,秦国攻赵,包围了赵国的重镇阏与(今山西和顺)。此时,纸上谈兵故事的主角赵括的父亲赵奢率军救赵,出奇计,终于打赢了一场原本无法取胜的战争。

说起这个赵奢我们必须要好好的介绍一下,可以说此人是一个奇男子,没有他就不会有赵括,也就不会有纸上谈兵和长平之战赵国惨烈的失败,战国后期的格局又不一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了。

赵奢画像

赵奢年轻时本来是赵国征收赋税的小吏,芝麻大点的官,但是非常能干,收税工作干的贼溜,从不徇私枉法,从来没有漏收过谁的税。

有一天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家的管事不肯缴税,赵奢同志当即化为黑脸杀神,一连砍了平原君家九个管事,这可把平原君惹毛了,俗话说的好,老虎屁股摸不得,我老虎不发威,你把我当病猫啊,然后病猫同志就要砍了小吏赵奢,赵奢也不可能引颈待戮,抓住机会就和“病猫"说:老赵啊!赵国是你家的,要是你的小弟不奉公守法,你还不追究,法律就没用了,法律没用了,你就会被别人偷家,你家都没了,以后你还玩个der啊!税收上来了,你家就有钱了,谁还敢看不起你呢?“病猫”同志一听,诶,好像挺有道理的,行!人就不杀了,这人还挺有才,我就帮他升升职吧,于是就把小吏赵奢推荐给了老板赵惠文王,从此赵奢同志正式进入了赵氏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层,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高管!开启了属于他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的人生巅峰。

赵奢升职了,这薪不能白加,总得给老板干出点业绩吧,可这业绩上哪找呢?机会很快就来了,赵惠文王十九年,赵国伐齐,赵惠文王任命赵奢担任主将,这可是严重的跨行业啊,一个收税的文官,你让他带兵打仗,搁现在相当于把一个公司的后勤部主管整去当销售经理,一般人谁能干的了啊!以前只是要钱,现在干不好那是要命啊,所以说我们的赵奢同志是奇男子呢,他不光干了,还打了一个漂亮仗,成功拿下了齐国的麦丘(今山东商河西北)

赵老板开心了:”我果然没有看错,你真不是“一班"的人!从此又是一顿加薪升职,所以当阏与之战爆发的时候,赵奢同志再次披挂上阵打响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场战役,他带着手下士兵们只用了两天一夜的时间就从赵国跑到阏与,并且给秦军放了一个烟雾弹,让秦军以为自还没有到战场,然后快速抢占了战场北部的高地,居高临下的对秦军发起了突袭,秦军大败,这是秦国变法后对外作战的第一次大败,回国后赵老板再次给赵奢同志升职,这次直接送了一个封号“马服君” ,赵奢同志彻底的来到了人生巅峰。

赵奢同志功成名就了,N年之后他带着微笑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人生很精彩,算是圆满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自己有一个不省心的儿子,这儿子聪明是聪明,但是怕以后会坑了老板,坑了赵国,这个儿子就是即将登场的赵括,老赵同志的担心非常准确,但是他管不了了,尽管他百般不愿,最后赵括还是将要带领赵国走入巨坑之中。

阏与之战后,秦国正式把赵国做为了自己最强大的对手,演员赵括即将迎来那个让自己生命NG的男人,他是诸国的恶梦,一个逆天的男人。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说到这里,下一篇我们将讲述秦赵争霸的最后部分,也会着重讲解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后,战国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也是赵国国力的分水岭。喜欢今天故事的读者朋友们欢迎参与到下方的评论中来,本篇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指正,同时喜欢故事中人物的朋友们也可以一起来探讨关于他们的故事! 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

0 阅读:22

和风在天

简介:一个喜欢历史,喜爱美食的江西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