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安徽的三线厂:绩溪燎原模具厂,57高炮炮弹总装厂

忆三线岁月 2024-04-15 09:26:39

在1969年那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国家小三线建设的号角响彻大地,燎原模具厂应运而生,成为上海市后方轻工业公司的重要一环。它的诞生,不仅承载着军工生产的重要使命,更是国家战略布局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燎原模具厂位于安徽绩溪县瀛洲乡岭外生产队汪村荷花塘,距绩溪县城15公里。这里环境优美、风景秀丽,但却少有人烟。在选址方面,工厂严格遵循“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以确保军工生产的安全与保密。

57高炮炮弹总装厂

燎原模具厂的主要产品是57高炮炮弹的总装厂,57高炮作为前苏联C-60式57毫米高射炮的仿制产品,经过中国军工科研人员的精心改进与提升,成为了一款性能卓越、火力威猛的高射炮。而57榴弹则是燎原模具厂生产的另一款重要产品,它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燎原模具厂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日夜奋战,用他们的精湛技艺和严谨态度,确保每一发炮弹都达到最高的质量标准。在当时,周三晚上试炮,当地村民便早早地聚集在试炮场地周边,满怀期待地等待着试炮的开始,那场面就像是在等待一场精彩绝伦的电影。

微型社会中的温馨与奋斗

随着厂区建设的逐步完善,燎原模具厂逐渐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微型社会。这里有办公楼、家属区、工人俱乐部、医院以及从托儿所到高中的子弟校等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为工人们提供了一个温馨而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工厂里,工人们不仅是生产线上的战士,更是生活中的朋友和家人。他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们会相约到工人俱乐部看电影、打乒乓球或者举办各种文艺活动,以此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每逢节假日,工人们会到附近的村里转悠,与老乡们交流互动。他们常常用上海的飞马牌香烟、肥皂、塑料梳子、纱布手套等稀罕物品与村民交换母鸡等家禽。这些物品对于当时的村民来说,无疑是难得的珍品,能够打动他们的心。于是,交易达成后,村民们心满意足地带着自己的农副产品回家,而工人们则挑着鸡、担着鸡蛋,满载而归。

此外,燎原模具厂还经常在露天广场放映电影,为当地居民和工人们提供文化娱乐。据说,电影的排片顺序是按照上海那边来的,因此,这里放映的新电影往往要比县城电影院提前一个月。每当夜幕降临,广场上便人头攒动,当地居民成群结队地前来观看电影。

转型之路:挑战与机遇并存

1981年,因为国家进行全面调整,军品生产大幅度下降。最后,经上级同意,上海小三线从1986年开始,完全停止了57榴弹的生产。转型后,与上海手表厂合作,负责生产钻石牌中型表壳体,年产能力100万只。但是,由于运输与材料成本太高,亏损比较严重。

1986年开始,燎原模具厂陆续就有职工撤回上海。1987年年初到年底,燎原模具厂人员全部撤走后,上海把燎原模具厂的设备、厂房和流动资金,全部都留给了绩溪县当地政府。这时,燎原模具厂便更名为燎原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燎原休闲养生度假村

再后来,当地一家企业,依托闲置的宿舍楼开班一家养生度假村,在保持原有建筑主体结构的基础上,公司进行了细致的修缮与更新工作。屋顶经过翻新,焕然一新;门窗进行了更换,既保留了原有的风貌,又增添了现代的气息。此外,还新建了供水系统,更换了排水、排污系统,确保了度假村的舒适与卫生。

对于曾经在燎原模具厂工作过的人来说,这里留下了他们太多的青春和记忆。他们怀念那些与工友们并肩作战的日子,怀念那些与家人共度的温馨时光。即使离开了这里,他们依然会时常回想起那段美好的岁月。

如今,燎原模具厂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的遗迹,但它所承载的那段历史和记忆却永远不会消失。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一个国家的崛起,也见证了那一代人的奋斗和付出。

0 阅读:33

忆三线岁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