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丹非法占据70余年的墨拉萨丁,地理位置很重要

莫地方 2023-11-30 01:32:39

现今,世界各国主要是通过山川、河流以及特定地理地貌确定国境线,确定好之后就会设立界碑,界碑的设立完成后,便代表国境线已确定。而确定国境线所需要的山川、河流、地理、地貌很多时候需要通过历史、人文两方面确定,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和邻国都没有什么话可说。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面积国家之一,和其他国家一样,也存在边境线问题,由于边境线问题存在,让我国和一些国家至今为此还和一些国家在商讨边境线划定问题,由于土地被很多国家视为国家基础,所以只要涉及土地的归属问题,他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将这块土地留给自己,因而在处理边境争端的时候,都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一个双方都能满意的条件。

今天,我们就来聊下我国和不丹的领土争议地墨拉萨丁。

墨拉萨丁(又被称之为米拉萨丁)位于达旺以南、扎西冈以东、打拢宗以西,南以中印传统习惯线为界,总面积约3300平方公里,该地区由于海拔高,常驻人口仅六千人左右,所以当地整体环境较为恶劣,但墨拉萨丁相当于上海市总面积一半,该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如今却因为英国人原因,导致该地区在近一个世纪以来,都被不丹控制,这个时间已经超过七十年。

墨拉萨丁在历史并没有存在领土争议。如今之所以存在领土问题,很大原因就是英国人干预了边界划分,引起了一系列复杂的边境领土问题,这些问题给当地居民出行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然而墨拉萨丁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因为在他以外一些地方也因为英国人干预了领土划分,从而引起了不必要麻烦,这些问题都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这点可以看出,历史决策很多时候会对未来一些事情产生严重的影响。

根据史料记载,墨拉萨丁曾经归属于达旺寺、打拢宗管辖,17世纪以后,大量不丹人东迁至达旺等地区,引起了草场纠纷。

面对这一困局,清康熙五十四年,西藏和不丹签署了两份条约,这两份条约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不丹租赁这些草场的协定,该协定不仅明确墨萨拉丁属于大清,同时还要求不丹移民必须向清朝缴纳一定费用,从而得到草场的使用费。

这些条约的签订很好解决了该地区的纠纷问题,也体现了清朝是墨拉萨丁的实际控制者,条约中还有规定就是不丹人必须合理利用草场资料而且还对草场有一定的管理责任,这两项要求不仅确保了草场持续利用,同时也确保了当地居民合法权益,条约的签订不仅维持了当地的秩序,还为后来问题埋下了伏笔。

这一时期的墨拉萨丁是个十分重要牧场区,由于当地十分适合放牧,,有不少不丹人选择来到这里进行放牧,大量不丹人的涌入,让原本有限的资源越发紧张,很快各个利益团体爆发了利益冲突,这些冲突的发生,促使了清政府不得不尽快和不丹签订维护当地秩序的协议。

1757年以后,英国人开始染指印度,并逐步控制不少地区,到1849年的时候,英国人已经基本上控制印度全部领土,为了确保自己的霸主地位,英国人在20世纪的时候制定了著名的“麦克马洪线”,就这样英国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延伸到墨拉萨丁。

英国之所以制定“麦克马洪线”,主要就是想从地理位置上确定英国在亚洲的实力范围,从而影响所处地区的实力,让自己成为划分区的实际控制者。英国人的随意划分让所处地区爆发了严重的纠纷和混乱,墨拉萨丁作为受影响地区之一,他们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接受了英国人的划分,当地的传统文化及社会秩序,也因为英国人冲击,发生了巨大的变动。

英国人撤走印度后,留下来的领土和边境问题成为印度新政府的一个重要的遗留问题。1949年,新独立的印度政府和不丹签订了《永久和平友好协议》,改份条约里面,印度将墨拉萨丁擅自划给不丹。

就这样,不丹成开始了对墨拉萨丁的非法控制,这一举措加大了该地区的不稳定和紧张,墨拉萨丁居民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从这里可以看出,印度人真得有些不道德,他们把属于我们的墨拉萨丁送给不丹,这样自己就有机会坐收渔翁之利。

我国在领土方面的问题一直很坚定,就是属于我们的地方一寸不让,因而我国在法理上一直不承认墨拉萨丁属于不丹,不断强调该地区存在领土争议。

我国在这以问题上一直采取较为克制的态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态度,主要是不丹是个小国,如果过于强势有可能会在国际舆论上产生误解,认为中国对不丹欺凌。另外就是,当年印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安排,主要就是想利用墨拉萨丁和中国产生博弈,这样一来,印度有可能坐收渔翁之利,然而我们早已看透小心思,所以对付印度我们得心应手,但是印度背后美西方就不太好对付。

所以,我觉得想要彻底解决墨拉萨丁需要一个长远战略和归还以及极佳的时期,所以在短期内解决墨拉萨丁问题不太可能。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0 阅读:6

莫地方

简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