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男知青被马蜂蜇伤,和傣族女子讨奶水,怎料女子为此离了婚

映真 2023-12-25 09:36:12

1974年,20岁的杨俊被马蜂蜇得睁不开眼,他找傣族大嫂讨一点奶水涂眼睛。不料,大嫂为此离了婚,4年后,两人相爱了,杨俊不顾自己父母的反对,坚持带她回城。临别前,她父母塞了300元给她,哽咽地道,生活不习惯就回来。

杨俊曾是知青,投身于大时代的农村建设。然而,命运却在他20岁的时候与他开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玩笑。

一天,杨俊在农场辛勤劳作,却不慎惊扰了一群马蜂,让这些小家伙将他的眼睛当成攻击目标。眼睛因此肿胀异常,疼痛难忍。他心急如焚,只能在脑海中想起了之前在附近傣族村遇到的一位大嫂,名叫明玉。

为了治疗眼伤,杨俊毅然找上了明玉。她是村里一位备受尊敬的傣族大嫂,善良热心。面对杨俊的请求,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用着傣族特有的疗法,涂抹了自己的奶水在杨俊的受伤眼睛上。然而,这个简单的行动却掀起了无法预料的波澜。

社区中传开了谣言,嫉妒和非议开始滋生。这场意外的举动成为了一些人攻击明玉的把柄,最终,明玉的丈夫选择了与她离婚。

整个事件让明玉身陷舆论漩涡,家庭也因此破碎,而杨俊也对此深感内疚,责怪自己成为了这场悲剧的导火索。

这突如其来的离婚风波让明玉身处风口浪尖,周围的人议论纷纷,谣言四起。然而,尽管遭受着社会非议,明玉仍旧坚定善良,从未因外界的压力而改变。她依然默默地在傣族村中生活,用她的善意和真诚感染着身边的人。

杨俊得知这场风波后,内心的愧疚更加深重。他深信自己是导致明玉遭受不幸的始作俑者。为了补偿自己的过失,他毅然决定留在傣族村,以实际行动来弥补明玉所受的委屈。

每天默默地前去大嫂的家,帮助她种地、料理家务,尽自己所能为她分担生活的重担。

这段时间,他们的相处更加默契,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在日复一日的相互扶持中渐渐深厚起来。杨俊从未放弃努力,尽管外界对他们的感情持怀疑态度,他依然坚信着两人间的真挚情感。

尽管这一切对明玉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她始终看到了杨俊的真心和努力。在这段困难时期,杨俊的坚持给予了她莫大的支持,让她感受到并不孤单。

日复一日,杨俊和明玉在相互扶持中渐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他们无声地默契着,面对着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压力,但这并没有动摇他们内心的坚定。

杨俊的父母对这段关系极力反对,坚信明玉不适合成为他们的儿媳。每每谈及这段关系,杨俊的父母总是言辞严厉,对明玉的身份和背景抱有疑虑。而明玉的家人也因为种种外界的非议而持怀疑态度,希望她能找到一个更合适的生活伴侣。

尽管如此,两人却没有轻言放弃。他们的坚定信念让他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愈发坚定了彼此间的情感纽带。

在这段充满挑战的时期里,他们用默契和真挚面对着来自外界的质疑和压力。杨俊始终坚信明玉的善良和真诚,而明玉也用她的坚韧和深情感染着杨俊。

在多次挣扎和努力之后,他们终于赢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决定共度余生。然而,那年正值1979年,国家发布了知青返城政策的消息,这个意外的通知打乱了两人原本平静的生活。杨俊被迫要回到成都,这让他和明玉的感情再次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面对着这个决定,杨俊并没有犹豫,他毅然决定带着明玉一同回到熟悉的城市。这个选择将是他们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一起面对着城市的喧嚣与冷漠,更要迎接着父母和亲友的不理解和反对。

在临别之际,明玉的父母将一沓300元钱交到她手中,语气中充满着慈爱与不舍:“生活不习惯就回来。”

这份简单的嘱咐深深扣在心头,里面蕴含着深深的期许和不舍。明玉默默地接过这笔钱,她知道,这是父母对她的深情寄托,也是对她未来生活的祝福。这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厚爱。

回到城市,杨俊和明玉开始了他们在城市的生活。起初,面对城市的陌生和变化,明玉显得有些局促,但她努力适应,用心照料着杨俊,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家。

杨俊在城市找到了一份工作,他们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尽管平淡,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坐在窗前,遥望故乡,对过往的艰辛和困苦心生感激。他们知道,这段不寻常的傣乡之恋,是他们生命中最美丽的篇章。

101 阅读:39637
评论列表
  • 印正 41
    2023-12-25 16:35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为这位知青点赞。

    用户13xxx65 回复:
    生活除了键盘还可以读读书,《寻找回来的世界》
    菩提树 回复:
    从你认知就可知你年令,呵呵…不知当时偏方及习俗。但年轻不是阻挡对加强知识的积累。
  • 2024-01-02 22:06

    一开头就漏黄!1974年农村,300元,我的天!

    老胖 回复:
    1979年的300元对一个农村人也是天文数字
  • 2024-01-03 17:10

    那时的钱是以“分”计,几元几十元已经不得了,一个偏远山区农村,哪里来的300元?完全是作者瞎编

  • 2024-01-03 15:56

    74年300元你吹牛上天,小编不怕牛掉下来砸死自已

  • 2023-12-26 19:14

    开局找几张图,靠编。

    面包树 回复:
    好无下限也就这些博取流量的自媒体[笑着哭]
  • 2024-01-04 10:34

    那个时候的300元,相当于30万

    用户14xxx24 回复:
    比现在兜里揣着30万踏实多了[100]
  • 2024-01-21 13:10

    有情有义

  • 2023-12-25 16:45

    象这样的知青返城能把老婆而且还是二婚的女子带回城的举动我认为他们是真爱。

  • 2023-12-30 07:02

    40十年代有社区吗??????

  • 2024-01-02 14:16

    那个时候农村家庭有300元?户口能迁入城市?

  • 2024-01-03 16:23

    九七年三百元,那是一笔多大的财富啊!

    用户15xxx46 回复:
    不是97年,是79年二者差了18年,差了一代人[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1-05 19:16

    为了治疗眼伤,杨俊毅然找上了明玉。 ……这描述[汗]

  • 2023-12-26 17:54

    恕我无知,知青群里有大学生吗?

    沉默是金 回复:
    有而且很多
  • 2023-12-31 08:31

    村里那个叫小芳的姑娘 是什么结局?李春波没唱完。

    平平安安 回复:
    唱完了,再听两遍。
  • 2024-01-05 19:17

    300元[汗]

  • 2024-01-18 18:12

    大嫂会伺候小弟,小弟会报答大嫂

  • 2023-12-26 07:48

    孩子呢?

  • 2023-12-27 20:52

    我为这位知青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1-03 20:39

    故事会

  • 2024-01-04 10:33

    拍成电视剧吧

  • ZRQ 3
    2024-01-06 12:40

    300元?当时可以买一间平房了。你就去骗那些不懂事的青年人吧!

  • 2024-01-03 12:59

    胡乱造就是为了骗取流量!

  • 2024-01-04 10:35

    坐火车北京到哈尔滨车票0.8元。

    用户10xxx37 回复:
    北京到哈尔滨车票0.8元?你搞错了吧!
  • 2024-01-22 08:36

    顺理成章。

  • 2024-01-04 07:33

    这土方法行吗

  • 2024-02-15 09:30

    都不知道写什么?有开头,没有结尾,这样的水平编也编那么差!

映真

简介:东风烈,志同道合情真切。情真切,欢声雷动,旗惊天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