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芝起义后唐朝曾两度进行招安,黄巢还曾因没被封官暴打王仙芝

史海撷英 2024-02-12 17:38:16

唐朝末期,藩镇割据,为抢夺地盘彼此征战不休,兵燹遍地,生灵涂炭。经过藩镇混战、宦官专权和朝堂上官员们的朋党之争,朝政越来越混乱。曾经花团锦簇的大唐早已由盛转衰,并不可逆转地迅速滑向深渊。

唐宣宗李忱还算是一个比较清明的君王,但也无力扭转这一颓势。宣宗驾崩后,继位的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皆是昏庸之辈,整日沉溺于声色狗马,醉生梦死,不打理朝政, 唐廷的腐朽达于极点。

唐乾符元年(874年),也就是唐僖宗李儇刚上位那一年,濮州有个叫王仙芝的盐枭,聚集了数千盐丁和农夫,在长垣(今河南东北部)扯旗造反。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发出讨唐檄文,揭露朝廷官吏敲骨吸髓底层民众、占得绝大多数利益、造成严重的贫富不均的罪恶,这号召很快得到了贫苦农民以及城市小手工业者的响应,队伍迅速壮大。不久,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黄巢也起兵响应。

黄巢自幼读书,又喜欢练习骑射。他曾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却数次名落孙山,自以为朝廷贪腐、黑暗、不公,使自己怀才不遇,心中怨气很重。屡试不第后,黄巢绝了走科举登第的念想,以贩卖私盐为业,与起事前的王仙芝是同行。

黄巢起兵后,迫于唐军围剿,遂率部到河南投奔势力更强的王仙芝。黄、王两支暴动军汇合之后,转战于河南、山东一带,冲州撞府,接连攻下了许多州县,广大底层民众相率来投,声势愈发壮大。唐廷非常恐慌,调集各地藩镇率军镇压暴动农军。可各藩镇只想自保,只是互相观望,并不卖力进剿,唐僖宗心急如焚,却一点招数都没有。

王仙芝

后来,朝廷想出了招抚之策,派能说会道的宦官到蕲州(湖北蕲春)去见王仙芝,以“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的官衔引诱他接受唐廷招安。王仙芝盐贩子出身,没啥宏图大略,也没有雄心壮志,今见唐廷许以高官厚禄,不由得心动,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朝廷的任命。

黄巢发现唐王朝只给王仙芝封官,却没有自己的,大怒。《新唐书》就记载:“贼出入蕲、黄,蕲州刺史裴渥为贼求官,约罢兵。仙芝与巢等诣渥饮。未几,诏拜仙芝左神策军押衙,遣中人慰抚。仙芝喜,巢恨赏不及己,询曰:‘君降,独得官,五千众且奈何?丐我兵,无留。’因击仙芝,伤首。”

王仙芝见黄巢气势汹汹,心想保命要紧,还是低头认个错吧,要是嘴硬必犯众怒,就这么被打死可是不值当。于是,王仙芝向黄巢等保证不接受朝廷招安,“仙芝惮众怒,即不受命,劫州兵,渥、中人亡去。贼分其众:尚君长入陈、蔡;巢北掠齐、鲁,众万人,入郓州,杀节度使薛崇,进陷军州,遂至数万,繇颍、蔡保嵖岈山。”其实王仙芝如果真的被招安,恐怕下场要惨不忍睹,招安应该只是个缓兵之计而已。

此后,黄巢和王仙芝兵分两路进军,王仙芝率军西征,黄巢率军东进。在乾符四年(877年)的二月份,王仙芝一度攻破鄂州(今湖北武昌),而后王仙芝和黄巢又再度合兵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方),不久又分兵,王仙芝转攻郢州。

乾符四年(877年),王仙芝率众攻蕲、黄二州,被曾元裕、杨复光击败。杨复光时为招讨都监,他见农民军力量较分散,又苦于一时难以平定,便重新拿起劝降的旧招,派判官吴彦宏潜入农民军内部,策划王仙芝投降。唐朝官府让杨复光再次诱降王仙芝,他竟然还是想着当官,真是不可救药。十一月,王仙芝派大将尚君长等人亲自去杨复光处谈判投降事宜,杨复光得此信息十分高兴。但是没等尚君长等人到达杨复光的大营,就被招讨使宋威派兵抢劫而去。

王仙芝

王仙芝让尚君长、楚彦威等人去洽谈招降事宜,在途中为唐招讨使宋威所劫持,“招讨副使、都监杨复光遣人说谕王仙芝,仙芝遣尚君长等请降于复光,宋威遣兵于道中劫取君长等。”宋威贪功,上报朝廷说是自己打了胜仗,生擒贼首,将尚君长等人移送长安砍了脑袋。

王仙芝大怒,招安的梦想再一次破灭了。

乾符五年(878年)初,起义军攻破荆南(今湖北江陵)罗城,由于李福率沙陀兵援军到达,焚掠江陵而去,屠杀了江陵城的近十万户平民,后转至申州。乾符五年(878年)二月,王仙芝在黄梅(今湖北黄梅西北)为招讨史曾元裕所破,王仙芝被斩首,死于停前圆旆岭。

一代枭雄就此落幕,一生想要当官的梦想戛然而止,剩下的手下全都投奔了黄巢,而意志坚定的黄巢将续写更加伟大的农民起义故事。

0 阅读:88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