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四期名将如云,但对蒋介石最忠心的不是张灵甫,为何是李弥

靖观新视角 2022-09-29 15:32:28

想必了解近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黄埔军校前六期可以说是名将如云,特别是第一期与第四期堪称出名将质量最高的两期。比如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打仗最厉害的林总,就是毕业于黄埔四期,还有被视为各方面条件都要优异林总的伍中豪,也是四期生。而蒋介石阵营也有不少悍将是毕业于黄埔四期的,如胡琏,刘玉章,张灵甫,谢晋元,高魁元,李弥等人都是黄埔四期生。

黄埔四期生

如此强大的阵容,唯有黄埔一期的老大哥,可以与黄埔四期相媲美。所以,用名将如云这个词来形容黄埔四期,并不夸张。而要说,在黄埔四期众学生中,蒋介石比较器重的学生,肯定是张灵甫。在抗战胜利后,张灵甫成功夺得74军军长的位子。不久后,这支部队被蒋介石调到南京,担任守卫南京的重任,因此,被外界誉为是御林军。作为军长的张灵甫,此时成为国内媒体关注的焦点。

要知道,在张灵甫夺得74军军长位子背后,还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夺。当时,毕业于黄埔二期的李天霞,就是张灵甫最大的竞争对手。论在74军的资历,战功,李天霞都要优异张灵甫。李天霞任师长职位,张灵甫还是团长,而最后李天霞落选,张灵甫胜出。作为各方面条件都不如李天霞的张灵甫,最后能够胜出,这也让他无比高兴,他深知,这都是校长蒋介石对他的器重,所以,在接下来的解放战争时期,张灵甫只有用行动,报答校长蒋介石,成为打内战的先锋,最后,命丧孟良崮。

张灵甫

可能大家都觉得,张灵甫是黄埔四期学生中,对蒋介石最忠心的。其实,还有一位黄埔四期学生,比张灵甫对蒋介石还要忠心。

此人就是李弥,为何会是他,讲两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为了表示对蒋介石的忠心,李弥公然违抗陈诚的军令,事后反而得到蒋介石欣赏

陈诚

陈诚是国军将领中,最得蒋介石器重的一位,加上又是蒋介石的老乡,又是黄埔系骨干人员,又是老蒋的干女婿等多重身份,让陈诚被外界誉为是小委员长。而就是这样一位位高权重人物,作为黄埔四期的李弥竟公然违抗他的军令。

这要从1932年说起,当时陈诚还是军长,李弥级别更低只是一个小小的团长。而陈诚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就以军纪涣散为理由,让李弥这个团缴械。大家都知道,陈诚备受蒋介石器重,因此纷纷放弃手中的武器,而李弥却没有,并对士兵讲,我们是蒋校长的部队,没有校长的军令,谁的话都不好使。于是他率领该团连夜逃往南昌行营求助何应钦,熊式辉等人的帮助。

李弥

到我南昌的李弥,将这件事原原本本告诉了何应钦。而何应钦又将这件事汇报给蒋介石,老蒋闻听后,并没有责怪李弥,反而夸奖他忠贞勇敢,从此,李弥给蒋介石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从这件事情也能看得出,在李弥的眼中,管你级别有多高,他只忠心校长蒋介石。

还有一件事,也体现出李弥对蒋介石的忠心。这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输了三大战役,丢掉南京,逃往西南继续顽抗。应该说,此时的蒋家王朝已经快要倒塌了,有许多国军将领都为了自己的前程,开始起义。而此时的李弥,另外一位黄埔生余程万都逃到了西南。两人当时手中都统领着一支部队,而余程万心生二心,想率部起义,劝说李弥一起,但遭到了李弥强烈反对。事后,他还将这件事向蒋介石报告了,而由于余程万一直犹豫不决,徘徊不定,最后被蒋介石架空。不过李弥此时依然率领第八军,在西南继续抵抗,反而受到蒋介石的嘉奖,称赞学生李弥对他最忠诚。

9 阅读:5027
评论列表
  • 2022-11-16 08:07

    忠心个蛋蛋,小算盘打得飞起,只是实力不行而已

  • 2022-11-15 11:19

    七十四师

  • 2022-11-23 13:32

    写文章都不用你写真实历史?李何时成二期的?何时他师长他团长?

  • 2022-11-27 11:54

    谢晋元也能入选吗?看能力和职务,他就是个营长!

    一片蔚蓝 回复:
    年代早,黄埔学生刚刚开始展露头角,如果能正常领兵到抗战胜利,差不多也能到少将级
    南码头的码头工人 回复:
    88师是德械师,是中央军的标杆,本来就是黄埔生,再进中央军嫡系部队就更高人一等了……同期,王耀武是补充旅的旅长……能进德械师肯定进德械师……部队长官和圈子人脉都不一样…….都是嫡系中的嫡系……按理孙远良,桂永清,黄杰这些一期生,早就一撸到底……但光头还不是当宝一样

靖观新视角

简介:做具影响力的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