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露獠牙”,菲律宾给美“递尖刀”,中国对俄有5大需求

听芹谈国际 2023-03-27 07:35:07
将中国列为“敌对国家”,想彻底堵死中国芯片产业发展之路,美国露出“凶狠獠牙”4座军事基地选址敲定,逼近台海面向南海,菲律宾给美国递出直插中国心脏的“尖刀”中俄会晤落幕,俄媒列出中国对俄罗斯的5大需求,其中有不少吹嘘俄罗斯的成分枪口对准芯片,美国对华露獠牙

我们都知道,最近这几年,中美之间的关系恶化是肉眼可见的。双方围绕着贸易、经济、军事、科技展开了多层次的博弈。而在你来我往之中,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封锁,被白宫看得尤其重要。他们一方面推出所谓的“无尽边界”法案,在科研上大砸钱,另一方面又向台积电、ASML这样的企业施压,在制造芯片的关键领域上卡中国的脖子。

而到现在,美国终于露出来了真正的獠牙。

3月21日,美国商务部公开了《芯片法案激励计划》的“安全护栏”细则,旨在限制《芯片法案》推动的技术和创新,使其不会被“敌对国家”用来针对美国以及其盟友进行恶意使用。

到这看起来很合理,毕竟不能自己卖技术打自己,但是我们接着往下看。

该法案明确规定,所谓的“敌对国家”定义,就是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这四个国家。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芯片法案》不是产业法案,它就是一项国家安全法案。雷蒙多强调,美国希望借设立的这个“护栏”,在半导体领域,获得领先对手几十年的科技优势。

而按照目前公开的信息,美国这次拿出来的法案,这一刀砍到可以说是非常精准。

首当其冲的就是贩售问题,针对“敌对国家”,在十年内禁止与它们进行半导体制造能力扩张的“重大交易”。

所谓的“制造能力扩张”,按照美国人的说法,意思就是如果中国拿到某样技术,在实装后,能直接提升芯片生产设施5%的产能。而“重大交易”,意思就是这个技术转移的价值上限,不得超过10万美元。

此外,接受美国生产链的下游国家,溢出产能不得超过10%,且所生产的产品当中,要有85%的最终产品被用于本国的市场消费,否则就会面临不信任危机,

美国出台《芯片法案》的三大原因

毫不客气地说,《芯片法案》看似是规范奖励机制的条款,但实则为卡中国脖子的杀招。而关于这个法案推出的动机,大侠认为,背后可能存在几个原因:

第一,美国害怕被中国超越,提前架设技术封锁圈。在过去二十年内,中国的科技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军事领域,甚至达成了部分超越。这放在半导体产业上也是一样,中国现如今已经攻克了22纳米级的光刻机,7纳米级的实验室样机也有了,很难想象再过几年,中国是否会追上美国的步伐。

而且我们经常讲,中国是举国体制,产业存在集群效应,任何昂贵的技术产品一旦完成攻关,都会变得白菜化、廉价化。比如说相控阵雷达,我们现如今在农业都有运用,用来害虫防治,要知道这东西在二十年以前,只有最先进的导弹驱逐舰才配安装。

芯片这东西也是一样,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吃的是阿波罗计划的福利,产生了大量的附加价值,然后凭借超高额的利润推动技术研发。可一旦被中国追赶上,美国一没有价格优势,二没有产能优势,科技命根子一断,那就是生死存亡的问题了。

第二,美国准备和中国摊牌,技术封锁是前奏。按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的经验,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美国掐掉了日本的石油大动脉,在当时这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而芯片对于现代社会来讲,也能影响到上上下下的正常运转,是新时代的“石油”。同时,现如今由于全球化,芯片生产已经和中国密不可分,比如英特尔在上海就有封装厂,所以美国必须提前完成“脱钩”,才便于在未来可能的战争当中松开拳脚。

第三,美国经济危机迫在眉睫,必须找到新的财政发力点。现在的美国经济奉行的是凯恩斯主义,历任美国总统都更加倾向于印钱放水来解决财政赤字,结果到了拜登这一届,不仅联邦政府账面上没几个字,还面临新一轮的债务违约。同时,银行也出现了“坏账”问题,倒闭的硅谷银行就是一个信号。在这个大背景下,美国必须找到经济建设的突破口,芯片产业就成为选择之一,而如何从“卡脖子”中抠出钱,更是大重点。

总的来说,这个所谓的《芯片法案》,充斥着一股发达国家对后发展国家的敌意,把中国定义为所谓的“敌国”,更是忽略了双边5万亿人民币规模的超高贸易额,一厢情愿地在中国的“命脉”上做文章,最终只会是碰个头破血流。

彻底不演了,菲律宾给美国“递尖刀”

接下来我们再把目光转到南海问题上。我们都知道自从小马科斯上台之后,菲律宾的对外政策出现了180度的转变,从原先的中立姿态,转移成了全面倒向美国。而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称,在3月22日建军节的一场活动当中,小马科斯对外界透露,菲律宾已经选定四个基地开放给美军,他们的具体地点将在后续透露。他还表示现在的菲律宾面临复杂且不可预算的危险,所以要对国防战略做出重大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就有菲律宾军方人士透露,美国希望在菲律宾新设四个基地,地点分别是吕宋岛伊莎贝拉省、三描里士省、卡加延省,以及南部的巴拉望省。

有分析指出,美国人选择的这四个地点非常精明,北部相邻台海前线,靠近中国西沙群岛,同日本的地理距离也非常近,最近的直线距离仅有350公里,这些基地和关岛基地、冲绳基地,围绕着台湾构成了一个三角形,进直面台海,退可后撤到第二岛链,必要时还能阻挡解放军进入西太平洋,这对于美国来讲非常重要。同时,恰好又扼守通往台湾岛南部的水域,在战时可以开辟补给航道。毫不客气地讲,菲律宾向美国开放的这几个基地,是向拜登递上了一把对准中国心脏的“尖刀”。

不过现在开香槟,美国人恐怕还是高兴太早了。有分析指出,菲律宾国内民众担忧美国强化的军事部署,会把菲律宾也变成一片战地,到时候菲律宾将不得不卷入到中美的大战当中。而美国专家们,比如说美国空军战争学院教授斯蒂芬·伯吉斯则反复强调菲律宾能拿到的“好处”,比如说换取在黄岩岛地区的“协助”。

单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美国新设立的这几个基地,在和平时期能对我国的南海战略构成严重威胁,在战时也会为美军武力介入台海统一,提供一个进攻跳板和出发基地。而如果是在南海地区的全面开战,那么北进的美国海军,可以切断我军在南沙群岛的补给线,菲律宾的倒戈,对美国具有实打实的战略意义。

但就和大侠之前一直强调的,现在亚太的军事实力,已经出现了完全倾斜,这不是说美国拍几个基地就能扭转的,菲律宾胆敢把这些地方借给美军,那么在战时势必会遭到全面打击,这是怎么躲都躲不过的。再加上解放军打击手段的多样化,单就高超音声导弹这一项,就是菲律宾架不住的“撒手锏”。

坦白来说,菲律宾作为夹在中美之间的小国,还和中国存在领土矛盾,寻求安全无可厚非,但为什么不直接和中国坐下谈呢?小马科斯向拜登“进贡”的这几个岛,非但换不来他想要的“安全感”,还把整个南海架在火上烤,因为这直接赋予了美军发动一场“珍珠港”式袭击的能力,让中美关系直接进入紧绷的戒备状态,双方稍不留神就会擦枪走火,而一旦交上火,战场必然会被放在菲律宾,如果小马科斯真的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断然不会做出如此愚蠢的决定。

中国对俄罗斯有五大诉求?

相比于南海地区正在发生的闹心事,中俄最近的联系可以说是非常的亲密。在本月下旬,中方领导人应邀出访俄罗斯,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之后,双方签署了大量合作协议,为双边关系的深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当然我们经常讲,国家之间的交往既要看双方的历史友谊,更要看所能拿到的实际利益。对此,俄罗斯《观点报》认为中方对于俄罗斯存在五大主要诉求。

第一,构建新秩序需要俄罗斯。和以往相比,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当中的倾向,越来越强烈,在重大国际问题上试图发挥积极作用。比如说前几天就主持调停了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的“世纪和解”,同样在俄乌冲突的议题上,中国需要俄罗斯的努力。

第二,保障中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中国的“新丝绸之路”难免要通过中亚地区,在过去几年里,中国极力避免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成为美国北约的跳板。而中亚地区的国家,大部分都是俄罗斯的友好国家,甚至是集体安全组织的成员国之一,亲上加亲的道理,没人会不懂。

第三,石油和天然气安全。现如今中国的能源高度依赖外部进口。尤其是从阿拉伯海运出的中东石油,必须通过印度控制的印度洋和美国控制的马六甲海峡,在和平时期可能是一道保险,但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就容易面临被直接截断。而和俄罗斯之间的交易不存在这种风险。双方更多的是依靠陆地管道运输,比如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通道就是重要体现。

第四,贸易和生产。现如今西方国家所展示出的对华敌意非常强烈,无论是在产业的上游和下游都是如此。所以这个时候,中国需要俄罗斯作为原料供应商和下沉市场,用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来换俄罗斯的矿产资源,合理规避掉西方制裁所引发的潜在供应链危机。

第五,军事层面上的技术合作。俄罗斯方面认为,中国的军工企业正面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帮助,就无法克服这个问题。比如说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中国在近几年一直尝试制造第四代或第五代的发动机,但一直没有成功,而仿照俄罗斯发动机生产的产品又效率低下,所以双方必须扩大合作。

单纯看这五个要点,我们很容易发现,其中有合理的,也有胡说八道的。中国确实对于俄罗斯存在能源的需求,双方携手构建供需共同体也并非不可能。但在军事层面上,俄罗斯的论调依旧充斥着一股莫须有的傲慢,俄乌冲突已经证明了,俄罗斯在过去20年来军事建设领域的失败。被夸得神乎其神的苏35战斗机,跑到乌克兰居然能被毒刺导弹击落,属实让人大开眼界,不知道解放军现在退货还来不来得及。

至于所谓的发动机心脏病,这又是俄罗斯人长期以来对中国军事发展的刻板印象。中国现如今的第三代战斗机群,新生产的型号已经彻底摆脱了俄制发动机,它们所配备的涡扇10系列,性能和技术特性更偏向于美制的F110,部分特殊型号推力已经增加到14吨级,要好过俄军现在大规模服役的AL 31家族,更别提就差临门一脚的涡扇15发动机。

所以坦白来讲,中俄之间的军事合作,恐怕反而是没多少空间的。而且现如今俄罗斯和乌克兰还在打仗,中国没有必要冒着被西方国家制裁的风险,去和俄罗斯进行军事技术领域上的合作。更何况现如今的俄联邦,除了核潜艇,还有什么能拿得出手呢?如果俄罗斯和中国打交道还是以过去的这种刻板印象出发。双边关系的深化,说实话,也深不到哪里去。

0 阅读:2

听芹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