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妄图苦撑待变,但苏军直逼柏林,屡遭打击后希特勒自尽而亡

史海撷英 2024-05-02 16:36:27

1945年2月,苏联红军以巨大代价攻克布达佩斯后。精神正常的德国人都在琢磨怎么投降,争取宽大处理。但希特勒这时候还幻想怎么能反败为胜。为此,希特勒策划了“春醒作战”,把德军仅存的一点精锐集中到匈牙利的巴拉顿湖地区。决心打一场反击,粉碎苏军在南线的攻势,恢复多瑙河防线,借机分化同盟国。

英国和苏联在分地盘的问题上一直都有矛盾。尤其是如何瓜分巴尔干半岛,丘吉尔和斯大林始终谈不拢。这俩冤家能坐在一起,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罗斯福居中调和。

不过,希特勒的那点小心思,斯大林看得很清楚。所以,德军筹划反击的同时,苏军也在筹划攻势。

1945年3月6日,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和E集团军群所属的31个师,合计43万人对防守在韦伦采湖和巴拉顿湖之间的苏军发起进攻。但苏军早有准备,先防守再反击,一路推到了维也纳城下。

听说自己祖坟不保,希特勒气急败坏,下令取消警卫旗队师、帝国师、骷髅师和霍亨施陶芬师的荣誉臂章。这对正在前线苦战的党卫军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

另一边,苏军进入维也纳后,不出意外,洗劫了整座城市。

按情理讲,苏联人民饱受德军折磨,现在苏军惩治纳粹帮凶,也没什么可说的。但苏军打着正义之师的旗号,却干着强盗勾当,传出去不好听啊。苏联还要不要国际形象了?

不过,斯大林这时候没工夫理会这些琐事。他手上还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攻占纳粹德国的心脏——柏林。

早在布达佩斯激战正酣之际,应丘吉尔要求,苏军在东线发动了一系列进攻。由红军最擅长进攻的三位元帅:朱可夫、科涅夫和罗科索夫斯基,分别指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从三个方向向柏林推进。

苏军进攻时,希特勒不顾劝告,把东普鲁士的装甲师调去了布达佩斯。结果匈牙利没保住,波兰防线也被突破。

从1945年1月15日开始,苏军以每天30公里的速度向西急速推进。德军兵败如山倒,但希特勒不认为这是自己的错。他把责任推给了国防军,说国防军关键时刻靠不住。

对国防军一通指责后,他任命盖世太保总管希姆莱为新组建的维斯瓦河集团军群总司令,负责接下来的反攻。国防军靠不靠得住,这个先不论。但让希姆莱领兵打仗,这是什么操作?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总参谋长古德里安看到任命通知,顿时坐不住了:元首啊,希姆莱没有作战经验,连军事地图都看不懂,这时候让他去打反攻?

希姆莱也很郁闷,自己整人还行,打仗是真不行。可希特勒坚信希姆莱能创造奇迹。旁人的忠告,他是一句都听不进去。

不出所料,希姆莱根本靠不住。

1945年1月底,朱可夫指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进至德波边境的奥德河后,希姆莱先是借口补给不足,推迟反击时间。后来他又谎称身体不适,逃避现实。直到2月15日,实在没办法拖延了,德军才发起反攻。

然而,此时苏军此时已经不是孤军深入,而是三路齐头并进。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和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追平了朱可夫的进度。反攻时机早已经丧失。战至2月24日,德军的攻势被苏军反推了回去。随后,苏军将矛头指向波美拉尼亚,扫荡奥得河右岸,并深入西里西亚。先头部队距离柏林仅70公里。

同一时间,英美盟军在西线渡过莱茵河。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

德国人很清楚德军在苏联做过什么,所以都希望英美盟军尽快向东推进,最好是让盟军占领柏林。但此时此刻,盟军离柏林还有400多公里。这让丘吉尔和蒙哥马利心急如焚。在他们看来,谁先攻克柏林,谁就能在战后的利益分割上,获得最大优势。

不过,艾森豪威尔不这么看。首先,英美盟军距离柏林太远。即便是后来挺进到易北河,盟军距离柏林也有100公里。如果抢功,不仅大概率抢不过苏军,反而显得吃相难看,在政治上很被动。

其次,作为希特勒的老巢,德军必然会死守柏林。按当时最乐观的估计,盟军攻克柏林,至少要付出10万人代价。每一个士兵都是父母的宝贝,战争临近尾声,没必要牺牲这么多生命。苏联不一样。他们与德国有血海深仇,无论损失多少,临门这一脚,苏联人必须踢,必须要踏平柏林城!再者,《雅尔塔协定》已经划定了势力范围。也就是说,即便盟军辛苦攻下柏林,战后也要交予苏联。与其费力不讨好,不如成人之美。毕竟美军这会儿还在亚太战场与日军鏖战,美国需要苏联帮忙。

基于以上因素,艾森豪威尔反对进攻柏林。拱手把这项至高荣誉让给了苏军。为此,丘吉尔暴跳如雷,大骂艾森豪威尔不懂政治。但说到底,美国人才是金主,轮不到丘吉尔做主。

话分两头。盟军不会夹击柏林,这让希特勒得以从西线抽调兵力到东线。用当时德国人的话说:“向东死死的顶住苏联人,直到英美从西边踢我们的屁股”。

奥托・莫里茨・瓦尔特・莫德尔

但西线此时已经没有拿得出手的部队了。曾经何等雄壮的纳粹德军,现在却混成了这幅寒酸样。这让素以顽强著称的莫德尔也感到了绝望。由此,他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违抗希特勒的命令,没有执行统帅部“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的指示,而是命令B集团军群就地解散,各自找盟军投降。

解散部队后,莫德尔深知作孽太深,早就上了苏联的通缉令。如果被俘,必然要被送往苏联受审。莫德尔不想受辱,独自走进杜伊斯堡附近的森林中举枪自杀。

连莫德尔这等硬汉都绝望了,希特勒呢?他还在做白日梦。希特勒当时把自己锁在办公室,每晚都让戈培尔反复朗读《腓特烈大帝传》。

话说七年战争期间,腓特烈大帝以一敌三,差点被反普联盟揍死。然而就在濒临亡国之际,俄国女沙皇病死,新沙皇因为崇拜腓特烈大帝,下令撤兵,普鲁士幸运地起死回生。每当听到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希特勒都会精神抖擞。他认为上帝应该会再次眷顾德意志,时刻盼望着奇迹再次出现。

据说,戈培尔还找人算过命,预测4月份将会发生一件大事。1945年4月12日,大事还真的发生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病逝。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丘吉尔和斯大林一直就有矛盾。“三巨头”要是没有罗斯福居中调和,估计早就散摊子了。所以听说罗斯福的死讯后,希特勒热泪盈眶,大呼奇迹已经降临。

然而,他希特勒终究不是腓特烈大帝。杜鲁门也不是彼得三世。

以副总统接替总统后,杜鲁门第一时间宣布维持罗斯福时期的所有政策。并且,“三巨头”之后的会议,杜鲁门依旧站在中间,继续扮演调和者角色。

同盟国暂时不会散摊子,希特勒最后一丝希望就这样化为了泡影。

而当政客们的战略方针落实后,接下来便是由军人去实现。

1945年4月中旬,随着莫德尔自杀,鲁尔工业区的失守,西线再无战事。接下来,欧洲战场的焦点将全部集中到柏林。

眼看大势已去,很多人劝希特勒退守德国南部山区。但希特勒坚持留在柏林。他仍然不服输,认为就算死,也得死在舞台正中央。

为此,希特勒凑出两个集团军群约80万人,1.04万门火炮和迫击炮,1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300架作战飞机,部署在柏林外围。在柏林市内,希特勒还组建了200多个国民突击队,守军总兵力超过20万人。

谁来指挥这些部队呢?理论上,古德里安最合适。然而因为总是唱反调,会战前夕,古德里安被贬到了预备役。罢免了古德里安,希特勒任命克莱勃斯为德军代理总参谋长。

这位纳粹德国最后一任总参谋长上任后,按照古德里安先前的防御思路,围绕柏林构筑了纵深达40公里的三道环形防御工事。

第一道工事为外围防线,沿沃林湖东岸、奥得河,至尼斯河西岸。纵深5至10公里,由多条堑壕组成,堑壕前沿布设地雷场、铁丝网和障碍物,地雷密度为每公里2000颗。

此前,苏军已经在奥得河西岸的屈斯特林地区建立了登陆场。为便于坚守,德军在屈斯特林登陆场正面,平均三公里部署一个师,平均一公里部署60门火炮和17辆坦克。

第二道防线距外围防线10至20公里,纵深达5公里,由多道堑壕和大量支撑点组成。支撑点内集中了大量火炮,其中的施劳弗高地为第二道防线的防御核心。

第三道防御地带距离柏林30公里左右,由大量居民点和两条堑壕组成。不过苏军发起战役前,这条防线还没有完工。

除了以上三道防线外,柏林的市郊和城区还有两层围廓。

针对德军部署,苏联统帅部决定多路出击,速战速决。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从屈斯特林登陆场方向直接向柏林实施突击,负责攻占柏林;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负责消灭柏林以南之敌;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强渡奥得河后,消灭柏林以北之敌。三个方面军合计250万人。配属6250辆坦克和突击炮,4.2万门火炮和迫击炮以及7500架飞机。力争在15天内结束战斗!

1945年4月16日凌晨5时,随着朱可夫的一声令下,数以千计的大炮和喀秋莎火箭炮开始炮轰德军阵地,由此拉开了柏林会战的序幕。

炮击的同时,地面部队也发起进攻。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由于天还没亮,朱可夫调集了143盏探射灯,既可以给苏军照明,也可以用来干扰德军的视线。此前苏军就用过这一招,效果非常好。

在朱可夫看来,自己有绝对兵力优势,德军在屈斯特林登陆场正面的部署又十分密集。这一轮炮击过后,德军不死也残,防线必然土崩瓦解。但事实证明,他大意了。阻击苏军的是德军维斯瓦河集团军群。

这时候,希姆莱已经离任,海因里希出任维斯瓦河集团军群司令。海因里希经验丰富,是德国仅次于莫德尔的防御战专家。他预判了朱可夫的进攻意图,早在炮击前就撤回了第一道防线上的守军。也就是说,苏军的炮击只是白白浪费弹药。

同时,海因里希还命令工兵掘开奥得河上游的水库,洪水倾泻而下,将奥得河冲积平原变成了一片人工沼泽地。而德军主力则尽数布置在公路旁边的施劳弗高地。

苏军展开进攻后,崔可夫上将指挥第62集团军很快突破了第一道防线。

但接下来,苏军的麻烦开始了。

首先是用来照明的143盏探射灯,因为光线被雾气吸收,不仅没有晃到德国人,反而还成了德军88毫米高射炮的自动光线瞄准镜。其次是沼泽地非常难走,很多卡车和坦克都陷在其中。趁此机会,施劳弗高地上的德军火力全开,大量苏军坦克被当场击毁。一天激战下来,苏军损失惨重,只向前推进了6公里。

当晚,斯大林询问前线战况,朱可夫没有推卸责任,如实汇报了进攻受挫的经过。斯大林听完后也没有追究责任。

为了刺激朱可夫,斯大林使出激将法,说科涅夫的进展顺利,可以调乌克兰第1方面军北上进攻柏林,分担压力。朱可夫要面子,当场就不干了,表示绝不会把拿下柏林这项至高荣誉拱手送人。

4月17号清晨,经过半小时的炮火准备后,苏军发起新一轮进攻。但施劳弗高地的坡面陡峭,四周沟渠纵横,犹如一堵天然的城墙,易守难攻。并且,这个地方又没办法绕开。苏军只能一波接一波地冲击,不断给德军施加压力,啃下这个硬骨头。战至傍晚,德军防线依然稳固。

不过,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朱可夫进攻受阻的同时,科涅夫指挥乌克兰第1方面军从柏林南侧突破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防线。4月19日,眼看后路不保,正面的苏军又持续冲击。海因里希果断下令撤退。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这才拿下施劳弗高地。激战四天下来,苏军在施劳弗高地伤亡近3万人,德军损失1.2万。德军赢了数据,但又一次输了比赛。

在第一、第二道防线被突破,第三道防线又没能完工的情况下,德军接下来就只能退守柏林了。

此时的柏林,与其说是一座城市,还不如说是一座巨大的堡垒。德军用地下通道将柏林的相互串联,所有窗户都被加固改造成了射击孔。街道上,则到处都是反坦克堆和铁丝网。

1945年4月20日,这天是希特勒56岁的生日。为了给他“庆生”,苏军向柏林市区万炮齐射。英美也在这一天派出几百架轰炸机,在柏林上空给希特勒投下无数枚“生日礼物”。

面对同盟国发来的生日问候,希特勒躲在地堡,再次拒绝了希姆莱、约德尔等人劝他去到德国南方的建议。他在军事会议上大发雷霆,朝着众人劈头盖脸一通骂。随后要求党卫军上将施坦因纳立即对柏林南郊的苏军发动反攻。

当着希特勒的面,众人不敢有意见。但当天晚上,包括戈林和希姆莱在内的纳粹大员们便纷纷弃城而去。因为这时候防守柏林城的部队,除了残存的德军和党卫军外,就是希特勒青年团和国民突击队了。

所谓国民突击队,大多是平民。希特勒青年团就更不靠谱了,基本是一帮对纳粹有着疯狂信念的小孩。正规军都打不赢的仗,指望这些人翻盘?笑话嘛。至多两天,苏军就会切断柏林所有通向外界的通路。到时候想跑都跑不掉了。

第二天,苏军第3集团军、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和第47集团军突入柏林郊区与德军展开激烈交火。而希特勒给施坦因纳搜罗的几个师,都是空架子。施坦因纳把部队拢起来一算,总兵力不超过1.5万,并且几乎没有坦克和重炮。拿这点人马向朱可夫进攻,无异于送死。

因此,施坦因纳拒绝执行希特勒的荒唐命令,他宣称:“所谓进攻的计划,只是某些人的幻想而已。我不愿意在此时再无谓地牺牲任何一人。”不过,希特勒并不知道这些,他仍然焦急地等待着施坦因纳的反攻消息。

4月22日,希特勒始终等不来施坦因纳反攻的消息,又在军事例会上大发雷霆。而此时,一个坏消息传来:为了给施坦因纳抽调部队,柏林北部防线已然洞开。听到消息,希特勒也没工夫关心施坦因纳的“反攻行动”了,他再次破口大骂,说所有人都背叛了他,通通都是帝国的背叛者。骂完后,希特勒表示谁愿意走都可以走,他留在柏林“以身殉国”!

到了晚上,估计是恢复了神志,希特勒重新给施坦因纳下达命令,要求他尽力阻止苏军的推进。并接受了约德尔的建议,任命魏德林为柏林城防司令,还命令西线的德军火速回援。

虽说西线此时只剩一帮废物了,但有总比没有好。然而,西线德军此时已经来不了了。1945年4月25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柏林以西会合,从而完成了对柏林的合围。同一天,美军第1集团军先头部队推进至易北河畔。迎接他们的不是德军,而是苏联人。虽然两边都听不懂对方说什么,但丝毫不影响握手拥抱。从这一刻开始,德国被盟军截成南北两段,也为希特勒敲响了丧钟。

4月26日,攻克柏林的最后战斗打响。苏联空军出动数千架次的轰炸机向柏林投下成千上万吨的炸弹。苏军炮兵部队几万门火炮也对柏林市区实施高密度炮击。

火力准备完成后,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派出无数个突击群和突击分队,从四面八方向柏林市区突进。突击过程中,每个街区、每一条街道、每一幢房屋。甚至连地铁隧道、排水管道,都是双方争夺的焦点。这导致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苏军每前进一步都会付出重大的伤亡。

好在历经战火磨砺的苏军,此时已经拥有丰富的巷战经验。突击前,朱可夫将坦克部队与步兵、炮兵、工兵混编,每个突击队都配备包括大威力火炮在内的各种口径火炮,还配备工兵分队和迫击炮分队。因此整体进展相对顺利。

战至4月27日,柏林德军被苏军分割为三部分。苏军第3集团军和近卫第8集团军逼近蒂尔花园区,这里有德国政府办公厅、国会大厦和最高统帅部等纳粹德国重要机关,是柏林德军的指挥中枢。经过几天激战,德军粮食和药品告罄,弹药只够维持两昼夜。魏德林建议突围,但希特勒认为即便突出去,自己也难逃一劫,固执地要求德军战至最后一个人。

就在希特勒发布命令的时候,广播中传来一条噩耗——墨索里尼被意大利游击队活捉,公开处决了。现在正倒挂在米兰的洛雷托广场。希特勒得知消息,如丧考妣。第二天,又传来一条噩耗——希姆莱正在和盟军接触,洽谈投降事宜。虽然盟军根本不搭理希姆莱,但还是让希特勒三观尽碎。在他心里,所有人背叛自己,希姆莱都不可能背叛自己。此前,戈林还发来电报,希望自己能接管帝国的领导权。

阿道夫・希特勒

这一连串的打击,让希特勒感到众叛亲离,不想苟活了。当天下午,希特勒走出地堡,为摧毁过苏军坦克的希特勒青年团成员颁发勋章。忽悠这些孩子为自己殉葬。

返回地堡后,希特勒又是一连串的命令,要求所有军事机关的参谋和文职人员,都要投入战斗。不服从命令者,就地枪决,尸首还要被倒吊在电线杆上,脖子上挂个牌子:我背叛了德国。

当然,这时候已经没人搭理他了。海因里希就认为此举毫无意义,拒绝执行命令,被希特勒解除了职务。随后,希特勒任命空军大将斯图登特接替海因里希。但斯图登特离柏林太远,来不及上任。剩下的德军就只能各自为战了。

4月29日凌晨,在隆隆炮声中,希特勒与陪伴他12年的爱娃举行婚礼。完事后,他开始口述遗嘱:开除戈林和希姆莱的党籍,自己如遭不测,将由海军元帅邓尼茨接任元首。

这一天,苏军第79军对“德国的象征”——柏林国会大厦发起冲击。德军的通讯指挥中心也在这天被苏军占领,这意味着柏林守军与外界的通讯联系被完全切断。

阿道夫・希特勒

希特勒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4月30日下午3:30,希特勒与结婚才一天的爱娃在地下暗堡自杀。紧接着,戈培尔等人将二人遗体抬到总理府花园的一个弹坑里,浇上汽油火化。这位纳粹魔王,终于死掉了。

希特勒自杀时,国会大厦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大厦内有两千守军,这群人的疯狂垂死挣扎,超出了人类对战争的接受范畴。

苏军本想完整拿下国会大厦,方便日后宣传。强攻屡屡受挫后,苏军调来坦克和自行火炮,直接把大厦炸得千疮百孔。

在炮火掩护下,苏军突击队终于冲进了国会大厦内部,与德军在每一个房间、每一个楼道,每一条走廊,展开近身肉搏。

1945年4月30日晚上21:50,苏军占领国会大厦的地上建筑。苏联英雄米哈伊尔・耶果罗夫中士和麦利唐・坎塔里亚下士冒着枪林弹雨,将代表胜利的苏联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

但大厦的地下室内,此时仍盘踞着众多德军。他们不断发动反攻,试图驱离苏军。直到1945年5月2日,苏军才完全占领国会大厦。那张两名苏联士兵在国会大厦屋顶上插上胜利旗的著名照片,其实是后来为了拍摄照片而重演的场景。

4月30日深夜,德军通过广播请求临时停火,要求与苏军进行谈判。朱可夫请示斯大林后,发出最后通牒:5月1日10:40前,德军必须彻底投降,否则将被全部歼灭!

5月2日早上7时,在苏军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魏德林在崔可夫的前沿指挥所,签署了投降书。至下午15时,柏林德军完全停止了抵抗。这也宣告了苏联红军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为了这一刻,苏军伤亡30.4万人,有81116人倒在了胜利的前一夜。

0 阅读:182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