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确定新国名引起争议,张治中提议减2字,毛主席是什么态度?

南书房 2024-02-22 22:37:07

张治中是一位极富正义感的爱国将领,毛主席曾称赞他:“专门做好事,做了太多好事……”

抗日战争期爆发时,张治中不顾国民党高层的阻挠,毅然率领部队开赴前线,拼死抗击日寇,决心以身许国。

解放战争期间,张治中一直抗命不参加国共内战,成为国民党中唯一一位没有与人民军队作战过的将领

新中国成立前后,张治中又连续四次直谏毛主席,每一次都改变了毛主席的决定……

一、敢言直谏、留在北平

作为一名爱国将领,张治中不仅富有政治远见,而且还敢于直接向最高领导人陈述谏言,颇为现代魏征的感觉。

革命战争时期,还身处国民党阵营的张治中曾多次犯言直谏蒋介石,其中不乏有对蒋介石的忤逆之言。

蒋介石虽然没有听张治中的谏言,但是始终对张治中厚爱有加,张治中因而长期在国民党内部身居高位。

1941年时,皖南事变爆发,张治中上书蒋介石,劝诫蒋介石能够顾全抗日大局,与共产党继续合作抗日。

解放战争期间,张治中一直不认同国民党内部主战派的言论,先后多次呼吁国共双方进行和平谈判。

可惜的是,一心想要独裁的蒋介石没有听张治中的谏言,这令张治中对蒋介石越发失望,并最终选择弃暗投明。

1949年4月,三大战役已经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危同累卵,代总统李宗仁派遣张治中来到北平,再次开展和谈工作。

然而,由于蒋介石仍掌握着国民党的军政大权,和谈不过是蒋介石的缓兵之计,张治中的和谈工作注定是没有结果的。

当月下旬,国民党代表拒绝在协议上签字,和谈宣告破裂,国民党当局要求张治中立即返回南京。

张治中准备动身的当天,周总理特意来探望他,还意味深长地对他说:

“无论你去哪里,特务都不会轻易放过你,我们已经对不起一位姓张(张学良)的先生了,不能再对不起你。”

在周总理劝诫下,张治中最终选择留在北平。

为了让张治中安心,周总理又安排地下党的同志将张治中的妻儿接了过来。

当张治中一家人团聚时,张治中发表了与国民党划清界限的声明。

二、两谏主席、确定国名

张治中留在北平以后,被特批参与了新中国的筹建工作,在商讨新中国名字和国旗样式的过程中,张治中两次向毛主席进谏。

1949年,毛主席邀请各界人士到中南海参加座谈会,讨论新中国名字的问题,张治中也在受邀之列。

在座谈会上,毛主席拿出了先前座谈会中专家们的意见,专家们讨论的结果是新中国的名字为“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

毛主席率先表态说:“中央已经决定,就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作为新中国的国名。”

现场的人基本都同意毛主席的意见,只有张治中持反对态度,张治中解释说:

“共和本就包含了民主的意思,为什么要重复?还不如直接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把‘民主’二字去掉。”

毛主席认为张治中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又让大家进一步讨论,一番讨论过后,毛主席和现场所有人都同意了张治中的意见,这就是我们祖国名字的由来。

在张治中等人商讨新中国名字的同时,政协筹备委员会的专家们审定了国旗的样式,并从中挑选出三幅,让毛主席和各界人士确定。

1949年8月,在召开国旗审定座谈会之前,毛主席特意邀请张治中来中南海做客,闲聊的过程中,张治中试探性地询问说:

“大家都在讨论国旗的样式,您的意见呢?”

“我同意一条横杠代表黄河的那一幅,你认为怎么样?”毛主席反问道。

张治中摇头说:“我反对这种看法,横杠将国旗一分为二,这不就是分裂国家,分裂革命吗?”

恰在此时,田汉带着走了进来,他手里拿着的是另一幅国旗图案,也就是五星加镰刀斧头的图案。

毛主席看到这幅图案时,瞬间眉头紧锁,田汉连忙表示可以将镰刀斧头去掉,毛主席才露出了笑容。

三、劝诫主席、真知灼见

一个月之后,政协一届会议即将召开,毛主席又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并在会上拿出了两幅国旗图案,一幅是五星加上镰刀斧头的图案,另一幅是五星加上横杠的图案。

张治中立即表示反对,理由依然是横杠包含分裂的意思,为了说服大家,张治中还打了比喻: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横杠是金箍棒,国旗里面加金箍棒干什么,还是用五星红旗比较好。”

张治中的观点得到了现场很多人认同,毛主席也开始倾向于五星加镰刀斧头图案,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毛主席又提议去掉镰刀斧头,只保留五星的图案,这一提议同样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最终,新中国国旗图案定为简洁明了的五星图案。

新中国成立后,张治中仍然保持着敢言直谏的性格,并先后两次向毛主席进谏,使毛主席改变了决定。

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前夕,毛主席不愿在大会上发表讲话,无论谁劝诫都没有效果。

为此,张治中找到了毛主席,劝说毛主席以国家主席和大会主持人的身份在大会上发表讲话,毛主席仍然不同意。

可是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开幕式上,毛主席还是发表了讲话,大会休息期间,毛主席私下对张治中说:“还是你胜利了,我原本只想将几句话,谁知说着说着就成了一篇讲话,到底是你赢了。”

1954年,毛主席开始主持制定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在宪法草案的总纲中,有“台湾地区除外”的字眼。

张治中认为这样描述不妥,因为宪法是永久的,而台湾问题早晚会被解决,于是张治中提议将这一字眼删除。

毛主席非常赞成张治中的看法,当即决定删掉“台湾地区除外”的字眼,如今看来,张治中的建议确实是真知灼见……

1 阅读:110

南书房

简介:以专业的眼光让历史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