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劳工的四种心理

观世传真侠 2024-03-28 06:35:46

张洪兴

1916年2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了关键时期,凡尔登战役爆发,战役伤亡人数超过百万,由于伤亡巨大,后继人员严重不足,那时中国人口众多,英法同时想到了中国。北洋政府采纳了梁士诒的以劳代工的建议。

经过梁士诒与法国政府的沟通,最终决定由双方共同出资,建立一个名为“惠民公司”的企业,并以此名义在中国境内招募劳工。

一求生存而无奈的心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国内军阀割据,人们的生活比较艰辛。

1916年5月,惠民公司成立并开始针对协约国的需求,在全国范围内征选合格劳动力。基本的生活待遇是,华工出国后,国内每月发安家费银币10元给家属,国外月工资10元给本人,衣食由雇佣国负责,待遇与士兵同。服务期限暂定3年。

英法开出的生活待遇表面上看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1916年5月,中法双方率先签订合同,合同极力避免出现参战字样,以避免华工输送途中招致袭击。合同明确规定了华工的佣工年限、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及死伤疾病医恤费用。

由于待遇比较优厚,消息传出后,有数十万人报名参加。

1917年英国也在其租借地威海设置招募基地,招募强壮的北方人。此后又在青岛开设了第二基地,设立济南、周村、坊子、青岛四个招工点。

俄罗斯招募的劳工大多数都是我国的黑龙江一带。而山东、辽宁、吉林、江苏、安徽的劳工大多数都被送到英国和法国。

由于去欧洲做劳工,生活待遇明显高于国内,为了生计,许多人报了名,但战争的危险,对未来不可预知的危险,萦绕在他们的心头,所以表现出为生计无可奈何的心理。

有一首流传于威海卫的一首华工出洋歌。道出了准备去欧洲的劳工的无奈:

“众弟兄,大家来听,

你我下欧洲,三年有零,

光阴快,真似放雕翎。

人人有父母弟兄、夫妻与子女,

天性恩情,

亲与故、乡党与宾朋,

却如何外国做工。”

二相对乐观的求知心理

去欧洲的劳工中,也有的人,比较乐观。希望借此机会出去看一看,学些东西,回来后为国家建设服务。

有一位劳工,是这样想的,他就是淄博的孙干。

家人很担心他去欧洲做劳工,他很坚决地说:“到西方去考察,回来‘教育救国’”。

他毕业于济南省立师范,是小学教师。

他父亲也是老师,兄弟在省外做生意。

所以,家庭条件还不错,不缺吃,不缺穿。

可是他身体瘦弱,在周村招工点三次被拒后,他就找找英国人交涉,执意前往,最后,英国人还是同意了,他如愿以偿。

1917年7月,他在青岛登船,船舱拥挤不堪,不少人心中无奈而恐惧。

他却相对乐观,他在日记中写道:

“一离青岛四无山,

绿浪白花远连天。

同伴千余相欢呼,

恭祝前途康且安。”

三随遇而安的奋斗心理

劳工去欧洲之前,合同中声明华劳工不参与战事,但华工的工作大多与战事相关,工作地点多在危险地带。森林伐木,生产军需物资,运输弹药,抢修铁路和修整马路,也有大批人被送往战场前线挖战壕、掩埋伤亡尸体,不少人死在战场。

生活待遇也不想招工时说的那样好。反而大打折扣了。在俄罗斯运输煤矿的中国工人每天只有60到70戈比,1戈比大约等于现在的0.002099元人民币。法国给每人一天5法郎左右,英国只给1法郎。

有的劳工,食不果腹,累死累活的干,经常挨打挨骂,去了没多久就惨死了。

但既来之则安之,不少劳工面对现实,随遇而安,拼死奋斗,用勤劳智慧

克服了许多困难,赢得了最重。英国军官弗雷德·塞耶讲过一件真实的事儿,这天,要将一台巨大的舰炮从地面上吊起,塞耶认为不好办,弄不了。

但劳工们,“在一端打入楔子作为支撑点,在平衡点上打上横梁,然后抬起另一端,缓慢但不费力气地吊起了舰炮。”

塞耶说:这些劳工“打败了”军队的工程师。

一些公开资料显示:很多劳工心态乐观、坦率、有趣。他们利用做工闲暇开展一系列娱乐活动。他们阅读报刊,关心时政大事。

在繁重工作之余演唱戏曲、说书、表演剑术,在营房贴春联,摆鲜花,表演杂耍、舞龙舞狮。以传统方式庆祝过年

1917年,一些劳工在英国坦克车间学习装甲车的装配,到了1918年3月,有248名完成学习培训,

战争结束后,有3万人以劳务输出的形式,继续留在法国工作。有5千多名中国劳工,通过与法国妇女结婚获得法国国籍。

四强烈的爱国心理

劳工们在在抗争与奋斗中表现出了爱国热情。

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中国元素。

那个抱着求知报国想法的孙干,在法国期间,利用业余时间,考察了法国的一些学校,准备回国后办学。

不少劳工在艰苦的劳动中,注意钻研,学习技术,准备回国后为建设国家出力。

巴黎和会期间,北洋政府命令外交使团签署《凡尔赛条约》的前一天,巴黎的中国劳工和留学生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劳工们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劳工毕粹德给中国外交代表团团长陆征祥寄去一把手枪,信上还写道:苟签名承若日本之要求,即以此枪自裁,否则吾辈必置尔于死地。”

这是何等的气魄!

这是强烈的爱国心理的表现。

后来,那位带着教育救国思想去法国的孙干,回国后,出版了专著《华工记》,在博山办了一座免费女子小学。

到1921年为止,大约有11万华工回到中国,有大约2万多名华工最终杳无音讯,留有名字的仅1874人。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为协约国的胜利贡献了一份力量,

1998年11月2日,法国政府在布迪谷公园内,为在一战中牺牲的中国劳工竖立纪念碑。纪念碑用法语和汉语雕刻: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