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鬼手”王保和:只用了3个球2个碗,就赢走了霍英东三亿投资

陋室文史 2024-03-16 15:27:38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已经七十岁的老人王保和出生于一个杂技世家,从小苦练杂技,靠着一手神乎其神的技艺被称为河北鬼手,至今都无人能够超越。

在世纪之初,王保和还凭借着自己的这一番绝技,从霍英东那里赢得了三亿的投资,而所需的成本却只有三个球和两个碗。

那么王保和究竟是如何在杂技这条道路上“走红”的呢?现如今的他又怎样了呢?

出身杂技世家,苦练技艺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王保和出生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的一个普通的小村庄里,河北沧州是中国的杂技之乡,从古至今诞生了一代又一代的杂技大师,以及绚烂多姿的杂技文化。

杂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演员们用自己的肢体借助各种特殊的道具变幻出各式各样的表演,令人赞叹不已。

在环境的熏陶和生存需求的驱动下,王保和的父亲和祖父都走上了杂技这条道路,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王保和自从出生起,就跟在父亲的身后练习着基本功。

练习杂技的过程是非常艰苦的,我们能够看到的一个个夺人眼球的表演背后,都藏着演员数十年的血泪。

起初并不是王保和自己选择了杂技,而是生活所迫的不得已,三岁丧母的他为了以后的生存从小就开始学“缩骨功”。而所谓缩骨,顾名思义就是将自己的身体折叠起来,以至于可以进入常人所不能进入的狭小的地方。

练习舞蹈的人都知道,幼儿时期人的骨头比较软,身体也没有那么僵硬,不管是拉筋还是“缩骨”练习起来都比较容易。

祖父和父亲对他的要求都非常严格,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这是从艺者一条心照不宣的定律。

王保和孩童时期并不懂得这些道理,他经常会因为练习而感到疲惫和痛苦,从早到晚,街道里都能听到他响彻整个院墙的哭喊声。

而且王保和没有任何偷懒休息的机会,只要他稍有退怯的意思,就会遭到祖父的打骂和惩罚。

渐渐的,王保和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往后的数十年,不论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难耐,他都日复一日的练习着,身上积攒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伤疤。

在古时候,艺人尤其是杂耍艺人都是社会底层的人物,即便是到了民国时期,新思想慢慢的传入中国,但是印刻在社会中的刻板印象并没有消失,从艺者的生存环境可以说是非常恶劣的。

练习杂技仅仅两年,王保和就开始跟着自己的父亲到处表演,偶尔表演出现了差错就会遭到父亲的惩罚,对于一个艺人来说,口碑和风评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固定的舞台能够进行表演,王保和就沿着河边走,走到哪表演到哪,世界之大哪里都可以是他的舞台,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好几年。

从艺者要想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换,不仅仅需要自身有足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十年如一日沉寂的耐心。如果说最开始王保和是被动的走上这条路,到后来,他深深的被杂技背后的魅力所吸引,并且希望通过自己来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

⦁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王保和从小练习缩骨功和深喉仞针术,这两项技艺光是听名字就足够让人毛骨悚然,并且带有一定的危险性,稍有不慎就会骨头受损甚至变成终身残疾,但是王保和并没有退缩,小小年纪的他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并且掌握了其中的精髓。

除了这两门技艺,真正作为王保和“代表作”的是“三仙归洞”,这个技艺虽然不像之前那两个那么危险,看起来也不如他们更有可看性,但是却非常的难以练习,相似于现如今的魔术。

其中的三仙指的就是三个球,归洞其实就是两个碗,再加上一根竹筷子,就是全部所需要的道具了。

相信很多人也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这门手艺,在现在某些短视频平台上也有手艺人来表演这项技艺。

表演者需要将这三个球在两个碗之间来回的变换,听起来非常的简单,只是一个小戏法,还没达到杂技的水平,可是就这样一个小玩意,却成为了王保和成名的重要砝码。

王保和是跟随着父亲学习的这个戏法,虽然简单,但是王保和并没有看轻它,而是付出了同等的努力去练习,最终竟也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同时也反映出了王保和能够在杂技表演家中脱颖而出,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那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向前走。

对于杂技演员来说,打好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王保合不论严寒酷暑都扎扎实实的练好每一天,他的成功其实早就在这一天天的练习中写好了开端。

在王保合三十岁的时候,他已经靠着这手三仙归洞在运河一带打出了名号,甚至会有慕名者远道而来看他的表演。

小有名气后的王保合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更加沉淀下来思考,三仙归洞作为一个小戏法,甚至于业内人士都忽略的一个节目,为什么能够这样受到大家欢迎的呢?

其实不论是高超的缩骨功还是看似简单的三仙归洞,吸引观众的都是对于背后窍门的好奇,王保合不是一个练“死功夫”的艺人,他青出于蓝而又胜于蓝,在父亲和祖父传给自己的技艺基础上,加上了一些自己新的想法。

王保合试着将杂技和其他传统技艺相融合,比如相声和快板等等,一边说一边变戏法,这样可以更大程度的满足观众听觉和视觉上的双重享受,他一个人站在那里,就是一出完整的剧目。

事实证明,王保合的新式融合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观众们都非常喜欢这种新奇的表演方式,加上王保合自己高超熟练的技法,更是让观众目不转睛,连连叫好。

⦁ 三个球两个碗,赢走三亿投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被满足的同时也开始注重精神世界的发展,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逐渐的重视起来,杂技也开始从街边走向舞台。

王保和凭借着多年的口碑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了杂技界的一个代表人物,更是开始代表家乡去全国各地进行表演,为了吸引旅游资源和其他招商项目,王保和还和当地的政府部门达成了合作。真正从一个“卖艺者”变成了人民艺术家。

王保和的华丽转变不仅仅是得益于时代的契机,更是有他十年如一日的厚积薄发,在这些招商者中,有一位来自香港的富商——霍英东,在王保和的从艺生涯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世纪之交之际,香港国旅决定支持沧州吴桥县的杂技发展,出资建立了一个杂技大世界,而王保和作为吴桥县的著名艺人。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在大世界建成之后,香港的投资者也作为观众观看了包括王保和在内的很多艺术家的表演,王保和再次凭借着一个“三仙归洞”引起了台下“老板们” 的好奇和关注。

也正是因为这个契机,王保和受到香港的邀请代表河北省文化厅去香港进行演出,这是王保和第一次来到香港,并将内陆的杂技文化带到这里。

和往常不同的是,这次演出所面对的观众都是香港政界的要员,但是王保和并没有紧张,支撑他的不仅有多年来娴熟的技术,还有将观众一视同仁的心态。

从艺者先从人,王保和从开始练习杂技就受到父亲的教诲,自己的表演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观众,不管是曾经在运河边上沿街卖艺,还是现如今在灯火辉煌的香港会议厅展示,王保和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初心。

在王保和表演结束后,场下的掌声经久不息。王保和的名声也开始在香港打响,很多香港的观众都慕名想要去内陆一睹王保和的风采。

而众所周知的是,香港的媒体向来都以一针见血,毫不掩饰所著称,在当地的报纸上,他们直接将王保和称之为“鬼手“,以此来表明他技艺的高超之处。鬼手王保和的名号也因此流传了开来。

王保和和霍英东早在香港时期就产生了一些交集,不过真正让两人的名字同时被讨论的,来源于一个赌注。

王保和作为文艺界的佼佼者,参加了2000年的政协委员会,热场的时候,他再次将自己的看家本领拿了出来进行展示,霍英东也是观众之一。

霍英东对这些小戏法原本是不感兴趣甚至是有些无视的,不过周围的气氛感染到了他,在王保和提出想要一个观众来配合自己的时候,霍英东抱着玩玩的心态高高举起了手。

王保和提出的要求非常的简单,那就是让霍英东来猜测自己的三仙到底归到了那几个洞里面,仅仅只是三个小球两个碗,霍英东自信的应下了王保和的规则,目不转睛的盯着那几个小碗。

只见王保和的手 在小球只见快速的调动,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只是令人没想到的是,从未失手过的王保和在最后一下意外的“绊“了一下,小球没能及时的收进碗中。

虽然王保和眼疾手快的化解了这个小插曲,但是霍英东还是勾起了嘴角,势在必得的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这大概是王保和第一次被猜中,也是第一次“失手”,不过他只是摇摇头,依旧面带微笑,继续开始了自己的第二轮。

⦁ 德艺双馨,老艺术家的品格

王保和的失手让周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霍英东也更加自信的准备开始第二局的迎战,不过让他失望的是,王保和快速的转动小球,他根本没有看清楚最终的归位,只能随便的选择一个,第三局亦是如此。

看着第二局,第三局自己都接连落败,霍英东和周围的人才反应过来,这王保和大概是故意失手,好让霍英东放下戒备心,从而继续深入,完成最终赌约的胜利。

不得不说,高手在民间,王保和将艺术和观众的心理巧妙的结合起来,每一次都能带给大家不一样的观感。

作为一方富豪,霍英东也是非常大方的,他愿赌服输,不仅按照约定给王保和的家乡捐助了一个亿的资金,还主动上调追加到了三个亿。

虽然是王保和从霍英东那里赢来了三个亿,但是他自己却没有放进腰包里一分钱,而是一心一意的为自己家乡的经济发展做考虑,这样的胸怀放在任何行业都是少有的存在。

此外,王保和还经常利用自己的手艺来宣传一些价值观,譬如他会在表演的时候劝告大家不要去赌博,那些出老千的人都会用极快的手法将她们骗得血本无归。

在走红之后,王保合的身份虽然得到了质的变化,但是他自己一直保持着那颗初心,从他对家乡的贡献还有心中的社会责任感就可以看出来。

像王保合这样的传统老艺人其实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传承着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绝伦的节目舞台,他们不仅仅是表演家,更是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的纽带。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这些传统技艺的关注其实在日趋减少,因为训练过于艰苦,也少有年轻人愿意接过老一辈手中的接力棒,幸运的是,仍有新生力量愿意投身进来,照亮传统技艺未来的道路,他们尝试着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同样的,也正是因为有王保合这样的人存在 作为杂技之乡的沧州才更加富有地方魅力,吸引着更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欣赏精彩绝妙的杂技舞台,王保合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功,更带给了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城市以活力。

7 阅读:6495
评论列表
  • 2024-03-21 14:30

    我见过他的缩骨表演,特牛逼

  • 2024-03-23 08:53

    老头手法不怎么样很粗燥

    晓裘 回复:
    粗糙的让你永远猜不中

陋室文史

简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