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元一双的鞋,占淮北人均支出的比重是多少?

安安小小姐姐说城市 2024-05-12 11:47:17

600元一双的鞋子,其出发点是防止学生攀比。

中国人啥时候这么富有了呢?

如果你在网络上做一个问卷调查,或凭借自己的印象,你会认为月薪过万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但显然,这种调查或印象,是模糊且非常片面的。

来自人社机构的薪酬调查数据,以及统计机构的住户调查数据,更能全面地反映收入及消费水平。

回到淮北市某小学发给学生家长的这份问卷调查,一双600元的运动鞋,对于当地平均消费水平而言,是否是合理的呢?

基于人均消费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更为客观、全面的答案。

来自《淮北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23年,淮北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079元/年。

按一家三口算(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没有收入的老人、小孩、失业者等),即一个家庭年收入为10.22万元。

一个年收入10万元的家庭,买一双600元的鞋子,只需要收入的千分之六,听起来是一件容易实现的事。

但并非只有小孩才需要鞋子,大人也要消费鞋子。所以这种计算方法,并不能客观反映消费与收入的关系,还得使用人均数据,来计算鞋子占收入或消费的比例。

在住户调查数据中,将人均消费分为八类,衣着是其中的一种。

2023年,淮北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万元,一双600元的鞋子,占收入的比重达到2.8%,听起来也是一件容易实现的事。

但这2.1万元,并不全部用来买鞋子、还有衣服、袜子等衣着用品,以及用于食品、交通、医疗、教育等的开销。

具体到鞋子、衣服、袜子等衣着用品,在淮北市2023年人均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仅为8%,按2.1万元的消费支出算,人均全年用于衣着的支出为1804元。

人均一年仅有1804元用于衣着消费,但一次却要花600元买一双鞋子,占比高达30%。

这种比例,可能对于少数家庭而言,是可以承受的。但对于大部分人(社会平均数)而言,是负担不起的。

对于更多人而言,都已经负担不起了,再谈防止攀比效果,是一种奢侈的存在。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