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天津理工大学,选择重庆交通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博学的小扒菜 2024-04-29 20:16:04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直辖市,天津与重庆也是名校林立。

当然,985/211终究是绝大数人遥不可及的梦,大多数人都要回归现实,考虑选择哪所普通本科。

天津理工大学与重庆交通大学,都是实力不错的普通一本,暂时未入选双一流。

天津理工大学保送研究生人数为125人,比例约为1.9%。

学校前身为天津理工学院,于1979年以天津大学理工分校名义开始招收本科生。

1996年,原天津理工学院与原天津大学分校、天津大学机电分校、天津大学冶金分校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天津理工学院。

2004年更名为天津理工大学。

由于两校都是普通本科,因此保研率很低,但有总比没有好,意味着只要你够优秀,就可以不用参加考研,就可以读研深造。

那么,放弃天津理工大学,选择重庆交通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想起来去年填志愿的时候,劝退了一个学妹,她最后去了湘潭大学的英语专业。

有时候也会想啊,自己当年要是把湘潭大学放前面会发生什么,或者自己再争气点多考个十分上湖南师大会是怎样,但假设终究是假设,再说了,好汉不提当年勇。

有时候也会想,自己劝退那个学妹的决定做对了吗?

但这的确很难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我只能去选择自己相信是对的,这辈子多半也不会跟她有啥交集了,虽然我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这个学校确实不咋样,但对我来说挺香的,我现在完全可以躺平,然后毕业签个国企养家糊口,但是我这种情况实在是特殊,首先我没啥牵挂,我妈走了之后我就像离开树梢的树叶,没有了依靠,飘啊飘啊,从湖南飘到了重庆,以后可能还要飘到非洲去。

还有就是我实在被我妈生病的巨大开销弄怕了。

所以对国企这种福利好,特别是医保好的去处很青睐,我家里条件算是相当不好的那一类了,但大部分人终究是普通家庭,他们的父母多半也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远走非洲,很多人读大学连出省都不被父母所允许呢。

总而言之,我不会建议我的湖南学弟学妹们来我们学校,这个分数理科去长沙理工、文科去湘潭大学的好专业真的挺好的,何必来一个普通一本,还多半来不了我们学校的王牌专业呢。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2019年入学,全国一卷考生,超一本线70多分来到重交,成绩全校范围优秀。

学术概况:

总体来说,重交是一所实力比较强的双非院校,第四轮学科评估土木/交通/水利都达到了B等级,这三个工科都是王牌。

学校最大的特色专业就是桥梁,能够排到全国前几。

学校拥有多个国家级平台,国家内河航道工程中心,山区桥梁隧道国家重点实验室(这种配置对于双非来说实属豪华! )

生源排位重庆人居多,大概超一本线30分左右。

在重庆居第三梯队,落后于985的重大,211的西南,大概和重邮/西政等一档。

学风氛围:

对于一个外地人来说,感受着重庆人热情、积极、敢想敢做,在山城体会这种氛围,对于我来说也是挺有益的吧。

我个人感觉前一半的学生学风很不错,图书馆常常很多人,教学楼里的教室也是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人自习。

校区概况:

大三大四在南岸校区,主城区,挨着轻轨,交通便利。

大一大二在科学城校区(原名双福校区),可以理解成郊区,偏僻但环境优美,适合潜心学习。

双福的设施比较好,五人间,上床下桌,独立卫浴阳台,有空调。

双校区的优势,我觉得在于让学校更“干净"了,大一学生接触不到大四学生的社会气息,很纯粹。

劣势也更加明显,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很多老师几乎不怎么来双福,这让大一大二的同学接触不到科研和竞赛的核心内容,也不利于和学长交流。

学校与个人的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过,和一众名校组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还有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交通强国等战略,相信学校会有很大的发展。

但近几年看没有看到大的进步,排名分数都原地踏步。

希望学校领导拿出突破的勇气,不是贪图安逸。

学校的资源肯定是足够用了,每年很多的优秀学生保送/考研到大名校。

如果你足够优秀,学校肯定是你人生路上的一个助力,而不会拖你的后腿。

高考失利的同学,来这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蛰伏四年,一飞冲天。

适合分数段刚刚到211的边,又不想去差一些的211的考生。

可能学校里同学对于我得到的和取得的成绩是羡慕的。

但又一年从高考的视角看,可能我和985/211的同学还有很多差距。

给高考生的话是,无论什么选择,确定了就认定他走下去,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环境再好或者再差,会有什么结果都取决于你。

学校的差别可能只是下限的高低,但每个人的上限都是无限的远。

0 阅读:295

博学的小扒菜

简介:带你了解高校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