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拟任新四军3师参谋长,上级:仍当旅长为好!认为他不合适?

从阳化石 2024-05-05 04:58:38

1945年抗战结束后,新四军3师师长黄克诚给中央发电建议,派兵接收东北。随着李运昌、曾克林部挺进东北,并反馈东北的局面后,上级抽调各根据地部队挺进东北,3师在北上之列。

新四军3师奉命北上东北之前,师长考虑到挺进东北任务重,希望加强师领导班子建设,提出让洪学智或刘震担任副师长,彭明治担任参谋长。

当提拔名单上报华中局后,没有得到同意,黄克诚师长给中央作了反映,最终同意提拔刘、洪为第一、第二副师长,而彭明治的任命没通过。

对于黄师长“越级”上报,是否妥当呢?从给中央发电时,这是黄克诚第二次“越级”了,是什么情况呢?

1945年9月中旬,他得知苏联红军已经将关东军歼灭,我东北抗联同时挺进东北,但部队甚少。而国民党主力在大西南,一时来不及接受,黄克诚认为我军进军东北开辟东北根据地是好时机,他请华中局负责人给中央发电,建议立即派部队去东北,但饶不同意发电,他以自己名义发电。

黄克诚在七大当选候补委员,按照规章条例来说,委员、候补委员有权向上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因此,多次向上级提出自己不同建议。

对于提拔刘、洪、彭,他认为这是加强部队领导工作,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中央接到电报后给华中局发电:

同意任命刘、洪为副师长,彭明治仍任7旅旅长,到冀东去为好。因为林彪到冀东,带有一批军事干部,还可以重新调整3师的干部。

对于这份电报前半部分容易理解,刘震、洪学智为副师长;可后半段让彭明治去冀东,再调整3师领导干部是什么意思?

从江华的回忆录中描写,上级原本让林、萧劲光、邓华、李天佑、聂鹤亭、江华等人去山东,抵达濮阳时接到命令转道北上东北。他们抵达冀东三河县住几天。

冀东是东北的门户,是国民党从陆路进入东北的主要通道,中央曾拟成立冀热辽军区,林担任司令,李富春担任政委,以赤峰为后方,划分冀东作战区。而且林带着干部查勘过地形,也调查、了解冀东地区的民兵状况,准备迎击国民党军的进犯。届时,他们又接到中央电报,命令他们继续北上,离开三河乡东北挺进。上级派萧克担任冀热辽军区司令员,在这里工作。

从以上情况,再结合上级给黄克诚部的电文来说,意思是不是这样。3师下辖4个旅,7旅、8旅、9旅以及独立旅,特务1、2、3团。上级让3师北上,到冀东时,让7旅留下,由林指挥发展冀热辽,而3师其他部队继续北上东北,并从林带去的干部中挑选合适的干部担任3师参谋长,如聂鹤亭是参谋长出身。也就是说,3师北上后,到时候会分开作战。

之所以把7旅调出来,7旅建军最悠久,是南昌起义时的部队,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一直在林的指挥下作战。原是115师部队,后编入新四军3师7旅,成为新四军军部的机动部队,辗转华中各地作战。

彭明治长期指挥这支部队作战,在部队能力、威望甚高,如果将他调师参谋长,7旅没有合适的干部担任。如部队抵达冀东归林指挥,林对彭是熟悉的,对其他干部未必熟悉。如果彭继续担任旅长,更有利于林指挥,更有利于部队作战。

当然这样的战略计划,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林到濮阳,再接到电报北上到冀东的这段时间并不长。上级就让林继续北上,3师全部进入东北作战。到东北后7旅与山东1师直接由林指挥,其他部队分开作战开辟新区。

在四平保卫战后,彭明治因身体情况而离开前线,到后方休养。直到1948年重返前线,担任2兵团副司令员,13兵团副司令员等职。

3 阅读:1820

从阳化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