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警报再次拉响?王健林超162亿股权起纷争,14座万达广场被卖

北向财经 2024-03-27 09:36:58

刚刚度过难关的老王,头顶又仿佛阴云密布。

近日,万达股权被冻结的消息,又一次拉响了危机的警报,王健林在“上岸”之后还难言安全。

根据天眼查的信息,该股权冻结涉及的金额高达162.05亿元,被执行的企业为大连新达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知情人士透露,该笔股权冻结是因为万达旗下的某项目,与民生银行之间产生的经营贷纠纷。

而大连新达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则是在2024年1月16日刚刚成立,公司由万达商管持股,法人代表是肖广瑞,他也是万达商管的董事长。

据了解,新达盟是万达为了冲击上市重新成立的平台,但公司还没开展业务就先遭遇股权冻结,尽管随后万达宣称纠纷已经解决,这162.05亿元的股权即将解冻,但这样的出师不利,还是让市场对于万达的未来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14座万达广场易主,王健林怎么了?

2023年,王健林就一直在不停地出售资产,万达电影、万达酒店被摆上货架,不久之后万达广场也开始陆续出售。

截止今年3月,一共有14座万达广场易主,大家不禁好奇,老王到底是怎么了?

比起电影、酒店等资产,万达广场是王健林的核心资产,在曾经最困难的时候,老王都没有考虑过出售万达广场。

毕竟老王曾经说过,只要手里还有那几百个万达广场,就不愁东山再起,但是为啥老王现在要出售自己的基本盘了?是打算70岁退休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万达缺钱。

目前万达商管存续债券9只,存续规模69.02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规模有18.78亿元。

境外债方面,目前万达商管存续美元债3只,存续余额12.4亿美元,其中一年内将有两只美元债到期,到期规模达9.4亿美元。

也就是说万达今年有超过80亿元的债要还,那么这对于万达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因为就在去年末,万达有6亿的美元债通过了展期,还款时间从今年初压到了年底,而且还要分4次还清,可见老王是真的不富裕。

所以出售万达广场并不是老王甩手不干了,恰恰相反,这是老王在困境之中的积极自救。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出售资产无疑是变现最快的方式,王健林从来不怕断臂求生,为了度过难关,压箱底的资产一样照卖不误。

自救,其实还是为了上市

前面说了,王健林出售核心资产是积极自救,但是自救的目的并不是活下去那么简单,终极目标还是指向上市。为啥这么说呢?

首先,万达商管成立的新达盟公司,这里的达指的是万达,盟则是此前万达计划上市时最大的投资人太盟集团。

去年珠海万达商管第四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申请失败,按此前的对赌协议王健林要拿出400多亿现金回购投资者手里的股份,这么多钱老王无疑是拿不出来的。

关键时刻最大的投资人太盟集团和万达重新签约,王健林让出了更多的股权,太盟则不强行要求万达赎回了,而是继续向万达投资,并且还给万达寻找新的投资人。

更重要的是,在万达和太盟的新协议中,并没有强行约定万达何时上市,也没有类似对赌赎回的条款。

想来吃了一次亏的王健林,不想在同一个地方第二次摔倒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万达就放弃上市了,相反万达比此前更需要上市,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以万达目前的财务状况来看,上市无疑是最好的融资渠道,老王急需通过上市扩张万达的“输血管道”。

除此之外,太盟和其他投资者投入了几百亿的真金白银,是需要回报的,资本可没有什么温情脉脉一说,没有回报最终还是一拍两散。

所以王健林出售资产自救,说到底还是不想让万达出现财务恶化的状况,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能够成功上市,这才是最终极的上岸。

上市的路还有多远?

当年,王健林一怒之下从港股退市,他肯定没有想到后来想重新回到港股,竟然变得如此艰难。

当年万达从港股退市,王健林同步做好了在A股上市的准备,但是没想到政策突变,志在必得的老王让煮熟的鸭子飞走了。

A股上市未果后,王健林重新瞄向了港股,然而港股市场不是菜市场,不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地方。

重新冲击港股的万达3年内4次递交招股申请书,均被港交所拒绝,当年的爱答不理,变成了今天的高攀不起。

港交所拒绝万达的理由主要是质疑万达的财务状况,所以这也是为啥王健林甩卖资产自救,他必须优化万达的财务状况,否则就不能过港交所这一关。

然而最近几年地产市场遇冷,住宅市场尚且没有止跌回暖的迹象,商业地产就更别说了。

加上经济增速换挡,消费急需提振,多重因素让万达面对的经营压力越来越重。

并且万达轻资产的转型之路还没有完成,目前还有超过一半的万达广场是重资产模式。

除此之外,万达还有超过1000亿元的远期债务,虽然这些债并不着急现在还,但终究还是要还的。

所以从目前老王面对的局面来看,短期内想要完成上市的目标依旧困难重重,万达的上市之路还是很遥远。

0 阅读:343

北向财经

简介:经济|金融 陪你提升商业思维,赚认知以内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