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刊:歼-16的三个专业优势,歼-20永远无法替代

陶慕剑地球观察 2024-05-07 13:06:40

近日,美国《军事观察杂志》网站刊文将歼-20与歼-16进行了对比分析,展示了西方观察家对中国战斗机技术最新发展的一些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歼-16比歼-20落后一代,但美刊对这款战斗机做出了高度评价,认为歼-16至少在三个专业优势,是歼-20可能永远无法替代的。

美国《军事观察杂志》网站认为,解放军空军在2010年代中期推出了三种新型战斗机,分别是歼-10C、歼-16和歼-20,总数量已经多达几百架,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空中优势格局。迄今为止,其中最突出的战斗机是成都的歼-20,它是世界上唯一一款在美国以外大批量部署的第五代战斗机。

美刊指出,歼-20被认为是一款重量级的远程空中优势战斗机,具有尖端的航空电子设备和隐身能力。而与歼-20相辅相成的,则是另外一款第四代战斗机歼-16。歼-16是中国第一种四代机苏-27(或称歼-11)的大幅增强改进型,重量级别与歼-20相似,同样携带非常大的雷达,并具有很高的续航能力。

歼-20和歼-16作为重型战斗机,同样都得到歼-10C的战斗支持,后者是一种单引擎第四代战斗机。直到2022年,歼-10C的生产规模都比歼-20、歼-16大得多,使得解放军空军的作战中队能够以“适度成本”获得第五代级别的航空电子设备和武器。

歼-10C在一系列空战演习中表现出色,性能比俄罗斯重型战斗机苏-35高出一倍,被证明是歼-16的近距离“搭档”。但是,歼-10C航程较短,武器载荷较低,特别是相控阵雷达尺寸比两种重型战斗机都小,限制了作战能力。

美刊指出,在三种战斗机中,歼-20无疑是技术最先进的。歼-20作为第五代战斗机,不仅具有雷达反射截面小的隐身优势,在超视距空战中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而且热信号非常小,大大减少了近距格斗的脆弱性。

美刊认为,在更换为新型WS-10C涡扇发动机后,歼-20不仅提升了续航能力,而且具备了不使用加力燃烧就能超音速巡航的能力。随着下一代发动机WS-15的集成,歼-20的航程和飞行性能还将进一步提升,超音速巡航能力也将更加强劲。

美刊特别指出,歼-20的第五代航空电子设备也是最先进的,而歼-10和歼-16只是部分引入了第五代战机的航电设备。

其中,歼-20分布式孔径系统就是歼-16没有配备的,该系统对于超视距作战特别有价值。以至于解放军空军在进行歼-20与歼-16的模拟空战时,有时必须让歼-20使用角反射器以增强雷达信号。

尽管歼-20拥有空战中的绝对优势,但是歼-16却拥有一些无可替代的专业功能。第一点,美刊认为歼-16的“非隐身”能力在某种意义上反而是一种优势。由于不需要像歼-20、F-35那样必须武器弹舱化,因此允许携带更大尺寸的导弹和炸弹,有效载荷也更大。

有些高性能武器是歼-20无法携带的,例如PL-XX超远程空空导弹,只有歼-16这样的四代机才能挂载。美刊认为这款导弹采用双模制导技术,最大射程可达500-600公里,超过其他国家的任何同类武器,可以抵消战略轰炸机、空中预警机、加油机等高价值平台。

第二点,歼-16能够作为专业的电子战平台,这也是歼-20无法扮演的角色。美刊认为,2021年推出的歼-16D电子战机,被认为是世界最先进电子战机的有利竞争者,甚至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很难有“完全对等”的挑战者。

第三点,歼-16拥有“双座机”的优势。美刊认为,歼-16的后座飞行员可作为专门的武器操作员,发挥PL-XX等高性能武器的价值,甚至可作为空中指挥中心。歼-20虽然也发展了双座型号,但是定位不同,由于无法携带大尺寸导弹,后者飞行员不太可能担任武器操作员,更可能来使用“忠诚僚机”等功能。

这种“双座机”优势,同样出现在F-15EX战斗机身上。事实上,歼-16和F-15EX的造价和维护成本不一定比五代机便宜多少。但是,中美两国却都在生产五代机的同时,还大量生产四代重型战斗机,充分体现了它们的作战价值。

美刊指出,尽管歼-20的产量从2022年开始激增,未来产量可能突破100架,从而导致歼-16的采购减少,但预计歼-16仍将保持宝贵的地位。不过,随着歼-20逐渐通过了第五战斗机不稳定的“初期阶段”,该机的进一步改进和加速采购,将逐渐在重要性上取代其各种非隐身战机。(作者:陶慕剑)

1 阅读:440

陶慕剑地球观察

简介:细节决定历史